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91期第1版
 
2008年第91期第2版
 
2008年第91期第3版
 
2008年第91期第4版
 
 

健儿背后的心理服务团队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要有较好的专业技术素质,也应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自控力、抗干扰能力,保证技战术水平的稳定发挥。“飞人”刘翔的成功不仅源于他本身的技能水平,还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关。
    为了给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及相关保障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科技服务和心理咨询辅导,进而帮助运动员以最佳的“平常心”步入奥运赛场,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管理的“奥运心理服务网”前段时间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首家专门为运动员服务的心理网站。
    张忠秋、丁雪琴等十余位国内运动心理学的顶尖专家已经安排了值班表,他们会在线为需要帮助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文字、视频等“面对面”沟通帮助。运动心理学家心理服务工作中主要针对运动员的以下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认知与技能学习、应激管理、运动技战术训练、动机问题、注意力、人际关系、团队凝聚力、大赛中的心理应对、饮食异常、睡眠异常、运动损伤、自我意识等。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改变运动员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过程,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临阵磨枪,或是等到自己出名了再重视,而是应该从娃娃做起,在少年体校和基层俱乐部就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自搜狐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