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丽失去首金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理解和原谅。这也体现出一个大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奥林匹克素质。但显然,完全具备夺金实力的杜丽某种程度上是被一种她难以承受的心理重压击倒。 而且我们有关运动队也肯定尽可能做了赛前心理减压工作,但杜丽奥运前一个月就进入了封闭状态,几乎与世隔绝,对于中国奥运选手来说,名气越大,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大,也更需要及时减压。 中国射击队小将庞伟在男子10米气手枪上摘得金牌。赛后发布会上,庞伟透露了他调节心理的“秘笈”。 庞伟说:“奥运会是级别最高的比赛,我拿了冠军非常激动。当时决赛中打了两发9.3环,其实主要是心情没有控制好。但我对自己的要求向来是:允许自己犯错误,但会努力希望以后做得更好;我已经为射击精心准备了四年,但我觉得比赛应该是运动员的节日,所以我对自己说‘不要怕’,所以我努力让自己不紧张。” 不日前《时代》亚洲版选择了刘翔做封面文章,标题是《只准赢的人》。刘翔是个心理素质相当卓越的天才运动员,这次除了罗伯斯,还有13亿期待的眼神——毕竟是接近第一大项田径的独苗了,我们能允许他输吗?那他怎样减压?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指出,在主场作战,公众的期待和媒体的关注让运动员压力倍增。而各支运动队都提供了心理专家来帮助中国运动员减轻压力。 希望中国奥运健儿不仅能为祖国多拿金牌,而且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更多地享受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快乐。 (综合《三湘都市报》 腾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