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90期第1版
 
2008年第90期第2版
 
2008年第90期第3版
 
2008年第90期第4版
 
 

“让百姓放心满意是我们的永恒追求”——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回眸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乔当归 特约记者 郑阳
 编者按:近年来,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善抓机遇,与时俱进,一年一个新变化,步步迈上新台阶,迅速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医院,成为医学生成长的基地,成为医学人才成长的摇篮,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院文化,其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都是豫西南地区卫生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方面,在南阳享有盛誉。
 2004年7月,南阳医专一附院荣获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南阳仅此一家;2007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南阳医专一附院富有特色的专科技术优势和素来为社会所称道的医德医风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老百姓为何对南阳医专一附院赞誉有加?让我们走近她,去细细体味其中“奥妙”……

让百姓明明白白看病

 明明白白看病是百姓最基本的就医愿望,这种愿望到南阳医专一附院就能实现。
 为了让百姓放心,该院紧紧围绕“五个明白”(让患者明白看病医疗费用和药费用到什么地方;明白确诊何病;明白应做什么检查;明白治疗疾病方法;明白病情变化应注意的事项)、“五个知道”(让患者知道应遵守的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知道应尊重医护人员哪些诊治权;知道进行特殊检查和手术应该履行的手续;知道治疗疾病的诊治项目和药品费用价格;知道发生医疗纠纷应当依法解决的程序),在“医疗技术使病人放心,医药费用使病人明白,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上下功夫、做文章。
 为了让百姓明明白白看病,该院投入200多万元建立了医院信息网络系统,把网络延伸到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南阳市率先实行让病人明白消费的“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在住院处和门诊大厅设立了电脑触摸屏,做到住院费、药费、治疗费三费明细,认真做到“让百姓以省钱、省时、省力的方式享有健康”、“让患者不花不该花的钱,不走不该走的路,不耗不该耗的时间”。近年来,该院的门诊量和住院病人量一直居高,“到南阳医专一附院看病放心”成为百姓对该院的普遍赞许。
 同时,该院针对近年来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坚决遏制大处方、拿红包、吃回扣、乱收费等不良作风。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好病,少花钱,他们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医药费用管理,严格控制医疗成本,杜绝不合理收费,药品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实行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和招标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批,然后实施,并责任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完善大额资金论证、监督制度;严格执行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供应管理制度,控制卫生材料及业务费用增长,力戒铺张浪费,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物品、材料消耗;药品、器械严格实行集中招标采购。该院全部使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招标采购品种,年均让利患者近300万元。
 他们还聘请40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医院的社会监督员,颁发聘书,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始终紧抓不懈,不断完善合理用药制度;药学室及时督查指导,确保用药安全,尽量不做重复检查,力争使患者少检查、少花钱、治好病,实实在在让患者得到实惠;对使用频率高的抗菌药物坚决停供,对使用抗菌药物量异常高的医生坚决予以处理,切实保护患者利益;全面贯彻落实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制度,每个药师定点到相关科室进行查房;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评价公示和处罚制度,建立每月评价病历制度和门诊处方评价公示制度,将不合格病历和处方及相应医师以简报形式在院周会上通报批评,并兑现奖惩。

让患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

 群众对就医的要求,不仅是要明明白白看病,还要求能看好病。该院院长林文博常说,医院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事业,医疗过程中稍有偏差,就会对生命造成危害。因此,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不仅仅是医院的追求,也是对患者的高度负责。
 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该院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贯彻始终,严格执行《河南省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细则》,认真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认真落实卫生部“八不准”要求,用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及有关法规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改革机制强化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把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程序和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好;同时,严格医生首诊负责制,要求谁首诊谁负责,使病人入院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严格护士首问负责制,不允许对病人和需要帮助者说“不知道”;医院明文规定科主任、护士长要在24小时内见到新病人。
 该院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他们从抓基础质量入手,大力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大环节质量管理力度,尤其在关键工作岗位、薄弱服务环节、危重病人诊治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诊疗秩序;加强门诊工作,简化就医环节,增加便民设施,坚持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同时,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善医院、科室、个人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切实发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科、护理部,尤其是科主任、护士长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不定期抽查与每周定期质量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事故隐患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事前控制的最佳效果,有效遏制医疗事故的发生。近年来,该院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

让百姓享受高、精、尖的技术服务

 让百姓享受高、精、尖的技术服务是南阳医专一附院着力追求的目标。该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摒弃传统办院思路,注重加强专科建设,重点扶持特色专科,造就独具自身特色的一流专科,以专科建设带动医院整体发展。该院的专科建设坚持走高起点的技术建科路子,与国内一流水平接轨,向专业发展的最前沿冲刺,使学科专业技术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1987年,该院开始筹建心脏外科,并从资金、设备、人才上,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目前,心脏外科已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4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研究生3人、业务技术骨干6人,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水平提高迅速,业务量每年成倍上升,病人遍及山东、安徽、湖北、陕西等省。2005年起,该院心脏外科手术例数连年突破600例,居河南省同行前列。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心脏外科手术又向微创化、高龄化、低龄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8年4月,心脏外科收治一位年仅3个月、体重不足5千克、患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科里十分重视,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使手术一举成功。2000年3月,该科收治了一名国内十分罕见的患大动脉转位、右室出口等8种心脏畸形的患儿,经全科努力,手术十分成功,这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位71岁的高龄患者,常年被冠心病困扰,步行几米就气喘、心绞痛,生活难以自理。2001年6月,该患者在该院成功实施了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术后,病人的所有症状消失,上下楼犹如常人,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心脏外科的所有技术项目在该院已能全部独立开展。
 同时,普胸外科近年来在食管,肺,气管,纵隔胸部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胸壁畸形矫治手术治疗上,创造了11项南阳第一,其医疗技术在南阳处于领先地位。普通外科的技术水平迅猛提升,尤其是在治疗重症胰腺炎上具有非常独特的方法,成功率达95%以上。腔镜外科成立以来,实施不开刀微创治疗胆囊结石手术例数达5000余例,病人辐射到青海、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近几年来,该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普胸外科、普通外科、儿科、妇产科、眼科、腔镜外科及骨髓移植、胰腺炎治疗中心等重点专科先后涌现出来,并且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重点专科的带动和影响下,其他学科也竞相发展,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为该院实施名牌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对专科建设的重视还体现在舍得投入上。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该院加强重点专科的设备、实验室等硬件建设,多方筹资,先后引进了西门子磁共振、日立全身螺旋CT等三百余件大型医疗设备,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先进、周到、全方位的疾病诊断服务;主动与大型权威性医疗、科研机构“攀亲”,与国内一流的专家教授融洽联系,成功地引进一些“高、精、尖”技术项目,为该院实施名牌战略注入推进剂。
 2002年,南阳医专一附院心脏外科被评为“河南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2004年7月,全国肿瘤外科规范化治疗研讨会暨河南省外科主任高级研修班在该院召开,开创了南阳医疗卫生行业单独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的先河;2006年,该院心脏外科和普通外科双双被评为“河南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该院被指定为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协作医院,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中心也在该院设立了分中心;2006年10月,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爱心助医行动”工作组对该院心脏外科的技术水平及救助儿童的能力和医德医风进行考察验收,正式确定该院为“南阳市先天性心脏病贫困患儿定点救助医院”。这是南阳医专一附院为南阳人民做出的又一善举,再次体现了该院为百姓谋利益的宗旨。

让百姓享受家的温馨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南阳医专一附院的医务人员处处为病人着想、心贴心服务患者、把病人当亲人体贴关爱的真情故事,一个个浮现出来,让记者感动不已。
 2006年6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一位特殊病人。病人是淅川县九重乡的一位孤寡老人,患严重心脏瓣膜病并发心衰,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没有一个家属陪护。王立峰副院长和刘俊伟护士长一边组织诊治,制定治疗方案,一边安排全科人员轮流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每天为老人喂饭、洗衣、翻身、端屎、接尿,王立峰副院长一天几次到床前查看老人病情,下班后还要到床前嘘寒问暖。同病室的病人都深受感动:“这位老人真有福气!医专一附院真不愧是老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领导、职工都这么好,我们服了!”
 2006年7月19日晚,普胸外科接诊一位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这种病是一种神经损害的自限性疾病,恢复神经功能至少需二周时间,甚至半年以上,往往病情危重且死亡率极高。病人是一个只有20来岁的姑娘,当时因呼吸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普胸外科在刘雅彬副院长和李晓明主任的带领下,迅速采取紧急插管、实施人工辅助呼吸等治疗,并随即请神经内科王国庆副院长等进行会诊,制定方案。此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肌无力,进而使肺部感染难以控制。病人因长期的呼吸机辅助呼吸,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几十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各项生理指标异常。经全院会诊,只能使用目前临床已很少使用的“多粘菌素”,可医院没有这种药,南阳乃至省内各家医院也都无此药!于是,从院领导到每位职工全部动起来,联系亲戚朋友,千方百计打听、寻找“多粘菌素”。终于,从浙江医科大学传来喜讯,在大家的努力下,第67天,小姑娘终于能够自主咳嗽、咳痰。她清晰的话语响彻整个病房:“我没事了,谢谢你们!”在场的医务人员都激动无比,泪花盈满眼眶。小姑娘康复出院时,所有的医务人员兴奋的心情丝毫不亚于她的家人。小姑娘的主治医师贾云龙这样告诉记者:“我可以心贴心地告诉大家,当我们跨入这个行业,穿上白大衣,那种无言的责任感就已深深渗入到我们的血液中去了!每次治愈一位病人就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就更深切地体会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真正含义。”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南阳医专一附院是数不胜数。在南阳医专一附院的每个科室,都能看到一面面用诚心制作的锦旗;在院领导的办公桌上,每天都有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一束束鲜花,一句句感激的话语,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真正是心与心的交融。
 南阳医专一附院的广大医务人员用他们真诚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真正意义。他们倾心为每一个病人服务,让我们感动;他们忍着社会上的一些不理解,用无限的宽容和无私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病人,让我们崇敬;他们用可贵的人格魅力创造着难得的和谐,播撒着爱的阳光和雨露,不断地滋润着每一个病人。
 正是这群可亲可敬的医务工作者,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们的诺言,默默无闻地践行他们的职责和义务,使医患关系和谐温馨,使我们的生命之树常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多彩绚丽……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