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88期第1版
 
2008年第88期第2版
 
2008年第88期第3版
 
2008年第88期第4版
 
 

“看病”还是“看病人”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前不久,我有幸在第二军医大学聆听了文化学者易中天的人文演讲,深有感触。正如易教授所讲,医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它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其本质上是一门人学。然而,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人文关怀的阙如,使得医学尽管在技术上霞光满天,但其作为人学的内在精神困惑却愈加深重。
  医学是芸芸众生都绕不开的话题,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不可避免要与医生打交道。身为母亲的我,常常攥着病历和钱包,抱着生病而哇哇大哭的孩子心急火燎地赶往医院。每一次,我都希望遇到温情的好医生,能了解孩子的病情,顾及孩子的感受……但现实的遭遇常常令我感到失望。有的医生甚至连看都懒得多看几眼他的小病人,就匆匆开出了化验单、检查单。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到医院看病,接诊的大夫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副教授。她几乎没有正眼看我们,病情尚未描述完,就已根据几张报告单下出了结论——一个可怕的结论。整个看病过程不过就六七分钟,她还腾出空来接了两个手机。由于孩子在服用她开出的昂贵药物后发生了数次剧吐反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和家人擅自决定给孩子停药。多亏朋友帮助,我们很快就挂到了一位知名专家的门诊号。接下来的这次就诊经历,让我有了对医生这个字眼的美好感受。
  那是一个夏日的清晨,在那位谦和长者的诊室里,老专家仔细倾听了我们的病情描述,认真观察和检查了孩子,甚至和孩子愉快地交流了一会儿,然后,他一丝不苟地看完所有片子和报告后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孩子只是简单的维生素缺乏而已,请相信我”。在离开他诊室的瞬间,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记得有人说过,医生“需要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是的,医者对生命所怀有的悲悯之心和敬畏之情永远比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然而,今天的年轻医生,有多少人深谙“看病”其实是“看病人”,又有多少人领会“医学”同时也是“人学”?(摘自《健康报》  王蓓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