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88期第1版
 
2008年第88期第2版
 
2008年第88期第3版
 
2008年第88期第4版
 
 

疲劳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生活节奏紧张,工作不堪重负……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有人持续疲劳三两个月,也觉得是种常态。近日,美国《预防》杂志刊文称,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向医生咨询这一问题,期望得到很好的解决。
  虽然多数人好好睡一觉,过几天就恢复了。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足以承担起恢复健康的“重任”。当疲劳症状超过1个月,就属于持续疲劳,如果放任不管,半年后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抑郁、体重改变、肌肉关节酸痛等表现——无论怎样休息,也无法恢复了,而你也已成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军中的一员。
  此外,疲劳还可能是下列躯体性或心理性疾病的先驱表现,值得警惕。
  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易疲劳和过度敏感,常伴入睡困难、多梦。
  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如果常感疲劳、怕冷、肌肉酸痛并伴体重增加、浮肿等,提示是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全身肌肉无力、体重下降、失眠、出汗、易激动等,则可能有甲亢。
  血液病:大多都有不易消除的疲劳感,若伴随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贫血、发热等,更得小心。
  肝肾病患者:隐匿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轻度肝病患者,平素很少有临床表现,只是偶尔会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
  代谢性疾病:疲劳还是糖尿病或低血糖患者的常见症状,部分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也常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促,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多有疲劳、头晕、心悸等表现。
  恶性肿瘤:特别是颅内肿瘤和颅内脓肿等病人,也有嗜睡、肢体活动无力、反应迟钝等表现。
 疲劳一般可通过补充睡眠,增加B族维生素、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及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但如果疲劳持续3个月并无法明显缓解,就应及时到正规医院体检。
      (摘自《生命时报》 屈云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