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中厅长在郑州市调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时强调 完善服务网络 创新体制机制 贴近社区群众 |
|
(上接第一版)今年以来,在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郑州市推行了“片医”负责制,先后在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片医”工作“十统一”,推进“片医”工作“十进社区”活动,以逐步实现让每一个郑州市民都拥有自己的社区保健医生的目标。对这一服务模式的创新,马建中厅长给予了肯定。 马建中厅长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新时期建设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方面要提高认识,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没有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就医模式的快速转变,就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健康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健康发展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顾建钦局长汇报了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郑州市已建成3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1所服务站,覆盖了城区213万社区居民,覆盖率达90%,初步建成了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马建中厅长指出,郑州市在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看了之后让人非常振奋。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了居民小病医疗进社区,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看常见病、多发病,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广大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减少了疾病发生,促进了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立足于社区,服务于居民,增进了医务人员同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医患关系,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建中厅长强调,要努力探索,创新机制。一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激励机制。要配套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事聘用和收入分配制度,做到能进能出,把真正有用的人才吸引进来、留下来。二是医疗保障进社区的机制。要从制度设计上着手,积极协调,探索参保人员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使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等基本医疗保险和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考核监管机制。要建立激励评估制度,大力提高社会各界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四是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中小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进社区领办、创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马建中厅长特别强调,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群众受益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根本出发点,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定位,把政府主导作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卫生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