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85期第2版
 
2008年第82期第3版
 
2008年第85期第4版
 
 

奥运性别鉴定中心可查变性人辨别男女学问不少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男人混在女人世界同场竞技,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历届奥运会上确曾发生过多起“性别疑案”,甚至有夺金“女”运动员若干年后被证明是男性的先例。为此,北京奥运会首次设立了性别鉴定实验中心,本报记者日前特意前去实地探访。巧了,实验中心的主任何方方还是个上海人呢。她告诉记者:“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止北京奥运会上的‘男扮女装’。”
自信
  有人说:区分男人女人有什么难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何方方说,其实这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1932年奥运会,波兰女运动员瓦拉谢维奇创造田径女子百米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但有人对她的性别产生了怀疑,这个话题首次浮出水面。1968年第19届奥运会起,国际奥委会决定对女运动员进行性别鉴定。然而这个决议,却在1999年悉尼奥运会前被废除。
  “其实学术界对如何鉴定人的性别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以前我们通常是通过染色体不同来区别男女,但在体育界,这个方法不完全科学,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标准的女性染色体。”何教授表示,“所以我们压力不小。不过,在这方面我们有30年的临床经验和基础研究,对奥组委交给的任务,我们很有自信。”
  “变性人也能查出来吗?”对记者的一句玩笑提问,何教授也很认真。“没错,哪怕他是变性人,到了我们实验室也一样能查出来。除非他在没发育前就做变性手术!”
创新
  鉴别一个人是男是女,到底有多复杂?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性别鉴定实验中心负责人之一田秦杰教授透露,根据美国一份资料显示,全世界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性发育异常,而成年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真实性别的人也不少。“体育界要区分的其实并不是绝对的男女性别差异,而是要看他有没有占到高雄激素的‘便宜’。”
  男女运动能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上,男性都要比女性高很多:田赛项目中,男女运动员成绩差异在10%到18%,径赛项目中差异更达20%。近年来,性发育异常的运动员越来越多,在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令人反感、染色体检测又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更科学地鉴定性别?
  “我们首先会从外观上判断,然后通过漱口和抽血等作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性激素、基因、染色体4种方法综合判定。”何教授说,他们的思想创新在于认为,“雄激素水平在导致男女运动能力差异方面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所以即使性染色体表现为女性(XX),但体内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在力量、速度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参赛资格应被质疑;而有些人雄激素水平在男性范围内,染色体也为男性(XY),但雄激素完全不能发挥作用,“他们”比女性还女性,反而应该受到保护。”这里头的学问,看来真不小。  (摘自《新民晚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