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志红 通讯员 马伯虎 高保金
太行山下,以宝泉为伴、以古寺(白云寺)为邻,1956年建院的辉县市红十字医院(薄壁镇卫生院)历经“八区卫生所,辉县第三人民医院”的变迁,几经坎坷,经过数十位先辈和上百名同仁的艰辛努力,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所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职工66人,设有13个科室,服务197平方公里5万余人,集医疗、保健、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先后于1996年被卫生部命名为“一级甲等医院”;2002年被卫生部命名为“爱婴医院”;2006年被新乡市爱委会命名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如何才能在较好基础之上再上新台阶?以何金安为院长的新领导班子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后推出了他们的兴院计划。
一、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狠抓落实,练好内功
2006年11月份,新领导班子成立之初,相继设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各类领导小组20个,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制度、卫生检查细则、卫生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出台了医院领(购)物品登记表,学习、进修(公差)报销登记表。在全市乡镇医疗机构率先与院内医疗人员签定协议书,实现一切用人协议化,从公平、公正角度保护医院与个人的合法权益。成立节约领导小组,依据各科实际用电量,制定出电费扣费方案,由各科制定节约细则,出主意,想办法增收节支,切实提高了职工节约意识,集体意识。同时,实行了分管院领导督导,办公室检查、记录、落实奖罚和月公布制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使全院的学习风气、节约意识、集体观念得到进一步倡导和确立,使全院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大大增强。内功逐渐增强,医院再发展的基石得到奠定。
二、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深化服务,外树形象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带来的挑战随之提高。建设医疗硬件,提高诊疗水平,搞好医疗服务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特别是在辉县市卫生局梁新亭局长的直接领导下,该院在2007年8月免费接受德国西门子CT,10月增添了日本奥林巴斯胃镜,11月购置微量元素检查仪和全自动血流变检查仪、尿液分析仪和三台心电监护仪。对辅助科室建设上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大提高了就诊住院率。
为了填补医院的一些空白技术和加强后备力量,一年多来陆续派出10名骨干医务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根据临床科室学习制度,医院每月进行一次业务考试。采取院内和院外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定期邀请上级医院医疗专家来院讲课。采取考勤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督查医务人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使该院医疗技术得以很大的提高。
医院各医疗服务窗口在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科室特点制定了便民、惠民措施18余件。率先在全市同级医院实行为病人提供一日清单服务,开展明白消费,确保患者来院放心就诊;收费室建立合作医疗、军人优先制度,安装了语音对话系统;CT室增加了候诊长椅;住院部制作了合作医疗报销流程图;公共厕所安装输液液体挂钩;制作了便民查询医生值班表、医院平面图和36个健康知识宣传栏;自筹资金20余万元为病房安装了空调、锅炉和热水系统等。强化服务的同时,建立了投诉电话和意见箱,多次对全院职工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群众看病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一年多来,该院还特别实施了地面硬化、环境绿化和院容美化工作,先后硬化地面1000平方米,种植花草950株,粉刷墙体2000平方米,油漆栏杆200米,增修桌椅45张,更换和维修病床19张,新增加床头柜40个,建立焚烧炉一座,建立封闭垃圾池一座,新增固定垃圾桶3个,挖建污水沉淀池两个,多项措施大大改变了从前“卫生院不卫生的社会形象”,院容院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舒适的就诊和住院环境已经初步形成。2007年,被河南省爱国运动委员会命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三、合作医疗,预防保健,扎实推进,保护健康
预防保健所被该院确定为重中之重科室。近一年来,为加快规范化接种室建设,医院投资3万元对接种门诊进行改造,实行预诊室、接种室、观察室、冷链室四室分开,有效降低了儿童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率。预防保健所也发挥预防保健工作主力作用,利用宣传日等活动,积极开展各类预防接种宣传,先后在流行病的预防和宣传上,印制宣传资料3万份,制作标语5000张、条幅48条,开展防病知识宣传,使群众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明显提高。
辉县市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以来,该院抽调2人专职办理补助手续。实行大小额分开,缩短患者的报销时间。建立合作医疗意见箱、报销公示栏,最大程度地方便参合农民,真正使合作医疗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采取多种形式对辖区内广大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参合率逐年上升的基础上,合作医疗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合作医疗良性循环的机制正在形成,参加合作医疗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共同要求,农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网已从当初的建立迈上现在健全的新台阶。
四、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造福群众
建院50多年来,辉县市红十字医院涌现出了许多像现任辉县市人民医院院长齐海龙一样的先进人物和优秀楷模,医院始终以他们为典范,以病人为中心,不断的开展各类救助、救治活动。特别是被命名辉县市红十字医院以来,全院职工更是空前加大对贫穷、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一年多来,累计投入资金4万余元,开展7次义诊和5次爱心捐助活动,义诊、救助群众共计1300余人次。谈到这些,医院负责人这样说到:“虽然我们的一点点心意对群众来说微不足道,虽然我们的一点点奉献不能彻底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转机,但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红十字医院,我们时刻准备着,在奉献爱心的路上永不止步!”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医院职工心齐了、劲儿足了,医院综合实力增强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群众、上级认可了,各项收入也增加了——2007年较2006年同比增长近60%。但在与该院的接触中感触最大的,是他们最看重的是群众的认可,最渴望的是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辉煌。我们预祝辉县市红十字医院尽快实现自己的蓝图,更扎实、更高效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