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83期第1版
 
2008年第83期第2版
 
2008年第83期第3版
 
2008年第83期第4版
 
 

婴儿缺乏维生素K险丢性命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最近,广东茂名农村的一名未满月的婴儿,由于发烧在当地打针后出现颅内出血等病危情况,经治疗才保住性命。医生诊断这名孩子为“维生素K缺乏症”,提醒农村地区的孕妇和新生儿注重补充维生素K。
    这名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婴儿,发烧后到当地小诊所打针,出现出血现象,次日患儿脸色变白、多次抽搐,后来送往大医院。经CT检查发现颅内出血,继而发生脑水肿,实施引流术后才保住性命。
    广州四五八医院小儿科主任亢安娜介绍说,如果小诊所救治得当,及时补充维生素K,孩子就不会出现危险情况。维生素K是参与血液凝固的一种重要物质,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K,就等于缺乏凝血因子,容易出血或出血难止。在临床上,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大多数是在出生后3个月内,这部分患儿绝大多数为母乳喂养,维生素K含量偏低。
    据介绍,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K,只有靠食补或肠道菌群合成。由于维生素K比较难以通过胎盘吸收,所以婴儿体内原本就缺乏,同时,没有足够的菌群帮助合成。
    目前,正规医院都会在新生儿出生时就补充维生素K,但是,临床上也有一部分15天到2个月内的婴儿,由于滥用抗生素,抑制了肠道正常菌群生长,造成维生素K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婴儿凝血机制障碍。
    记者了解到,目前发现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大多数来自农村,主要因为孕妇没有补充维生素K。目前,国际上使用维生素K预防的总趋势是:由肌肉注射改口服,由1次变多次,由婴儿服用扩展为母亲服用。
    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腹泻的婴儿要常规补充维生素K。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患儿出血,在寻找病因的同时,应该立即肌注维生素K,以防进一步导致颅内出血。
            (摘自中青在线)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