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83期第1版
 
2008年第83期第2版
 
2008年第83期第3版
 
2008年第83期第4版
 
 

感 动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王守振
    随着河南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赴各地巡回报告,我省在四川灾区前线的广大医疗卫生防疫队员的一幕幕英雄壮举迅速被人们所熟知、所传诵。
    他们满怀对灾区人民的厚爱深情,千里挺进,冒死救援,用慧心仁术,全力解除伤员病痛,努力减少病体伤残;他们肩背喷雾器,行进在滚石乱飞的山道上,穿梭在摇摇欲坠的危楼间,爬山越岭,消毒防疫;他们走村串户,广为宣传,监测水源和安置点,确保饮食卫生安全。一件件往事令人动容,一颗颗心灵让人敬佩,临危赴难情憾大地,克艰奉献义薄云天!
    一对夫妇,一个是神经外科主任,一个是护理部主任,在第一时间内同时要求、同时被选中并一起迅速赶到四川灾区的简阳并转战理县。他们把亲情埋在心里,把爱留给了灾区伤员,曾创下了一天诊治140人的记录,而自己竟累得椎间盘突出,右腿出现静脉血栓!在理县的救护现场,白天队员们在余震威胁中抢救伤员,夜晚才能轮流钻进帐篷打盹。医疗队队长尽管自己也是靠吃安眠药入睡,但他总是睡在帐篷门口,护佑着年轻队员们的安全。
    由于防疫工作的特殊性,队员们每天背着几十公斤重的喷雾器,每人的胳膊上都晒出了密密麻麻的水疱,夜晚的蚊虫叮咬又使他们腿上红斑点点。当他们完成北川县城防疫任务本该撤离时,得知堰塞湖上游的禹里乡还没有任何一个救援队进入,职业的责任感又促使他们主动请缨,乘直升机空投禹里。由于保障物资没能同步空运跟上,10名队员竟然靠捡获的一小包压缩饼干在孤岛上转战!
    前方白衣战士“浴血奋战”,而后方也不乏“硝烟弥漫”。从四川灾区转往河南治疗的369名伤员,被分别安置在郑州、洛阳、新乡和省直的13家医院,每个医院都按照“四尽三有”的要求,不仅为受难同胞创造最好的医治环境,而且对伤员的陪护家属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温暖。有一位年仅16岁右下肢积压伤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伤员,先后经历休克、肺栓塞、低蛋白血症、胸腹水、电解质紊乱等险境,虽然很多中青年医护人员憔悴了,一批专家教授累倒了,但让他们引以自豪的,是实现了“前线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把伤员从废墟中刨了出来,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在我们面前倒下”的誓言!
    掌声的背后,是砥砺的心声,更是使命的神圣;是由衷的敬佩,更是深深的感动,是河南卫生人彰显出的职业光辉和大爱赤诚!这种赤诚所演化出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必将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卫生改革与发展、争做人民健康好卫士、争创廉医诚信为民和谐医院活动中,产生更为巨大、更为久远的效用。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