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门新技术,纳米技术与医药领域的结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纳米医药。近年来,这个新领域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存在不少争议。 日前,在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国内外纳米医药研究领域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纳米医药的基础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前景看好,但是从全球纳米医药发展态势来看,亟须加强的是其安全性研究,这是当前纳米技术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障碍。 纳米医药的境遇可说是“一朝被人识,独秀占枝头”。起步于2000年左右的纳米医药由于在肿瘤、心血管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短短几年就成为各国政府的“宠儿”。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相继加大了对纳米医药研究的资助力度,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将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药作为本国国家纳米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以美国为例,1991年美国正式将纳米技术列入“国家22项关键技术”和“2005年的战略技术”。2000年2月,白宫正式发布了《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提出了美国政府发展纳米科技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战略部署,使美国进入全面推进纳米科技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批准4年内投资37亿美元,支持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标志着美国政府对纳米科技从“零碎”的支持,转向“全面整体”的实质性支持。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表现出越来越诱人的应用前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把医用纳米技术列为优先发展项目。 去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将纳米研究列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成为未来15年我国引领未来发展、实现重点跨越的4个重中之重的领域之一,而其中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药研究占有很大比例。 (摘自《中国医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