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河南专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转化生长因子激活酶对造血细胞发育有重要作用 |
|
本报讯(通讯员 赵新霞)日前,国际著名杂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实验医学》)发表了以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魏旭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文章《TAK1对小鼠造血细胞和肝细胞生存是必需的》,标志着在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受河南省卫生厅医学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出国项目资助,魏旭东于2007年3月赴美国芝加哥Cardinal Bernadin Cancer center癌症中心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在美期间,他就血液肿瘤的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进行了学习,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TAK1基因是一种转化生长因子激活酶,是人体造血细胞关键的调节因子。魏旭东在进行TAK1血液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时,把实验小鼠体内的TAK1基因敲除,发现小鼠出现了造血功能衰竭和肝坏死,分析其主要是造血干细胞和肝细胞的大量凋亡引起的。由此发现,TAK1对维持造血细胞的生长和保持正常肝细胞功能有重要作用,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发现。回国后,魏旭东结合临床,就TAK1基因在白血病骨髓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建立了定量PCR和FISH检测平台,定量检测白血病基因,建立了一套临床简单可行的白血病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方法,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省血液肿瘤的科研诊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