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听从党安排——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共产党员沈雷 |
|
本报记者 李季 “七一”前夕,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沈雷作为抗震救灾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受到中共开封市委的表彰。 沈雷是一位老党员,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听从党的安排,无论在任何岗位都兢兢业业,不辱使命。 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临危受命,带领12名队员、6辆救护车千里驰援地震灾区。在北川等地震灾区工作的22个日夜里,他带领队员冒着余震,迎着塌方,为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的实现,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在遥远的救灾一线,沈雷还打电话委托妻子代他交纳1000元特殊党费,尽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在抗震救灾一线,沈雷和队员们承担着河南省防疫救援总队90多名队员的衣食住行和30辆救护车的运行保障。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但沈雷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每天行驶在险情不断的山路上采购物资、食品,为总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同时,他率领的救援队还对24具遗体、数十具动物尸体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处理,完成消杀面积三万余平方米,防病宣教、心理干预1.5万人次。 在突发紧急事件中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沈雷更是如此。按照医院分工,沈雷负责主管医院的人事和行政后勤工作。为了让更多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沈雷不仅经常与引进来的高层次人才谈心,还关心新进大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创造成才环境。目前,该院仅副高以上职称的医技人员就有170多人。 医院的正常运转与后勤保障息息相关。为了实现党委提出的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医院设想,沈雷带领行政后勤人员深入调研,查找医院节能减排的最佳途径,他提出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推行精细化管理。该院从建立机制入手,全员参与,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本着“能俭不奢”、“能用不换”、“能修不买”的原则,科学压缩行政办公经费,推行集中物品采供,全力整合医疗资源,严格财务管理,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节能减排的做法受到省卫生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专门派人到该院调查,总结该院经验,准备在全省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