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79期第1版
 
2008年第79期第2版
 
2008年第79期第3版
 
2008年第79期第4版
 
 

针灸治疗血管性头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以女性居多的常见病,经常因治疗不当而迁延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记忆力降低、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头沉、胀、紧压感、麻木,或胀痛、钻痛、搏动性疼痛,并常伴发眼胀痛或抽痛、眶上酸痛,以及五心烦热等。
 用针刺法对这些患者治疗时,选择的主穴有:丝竹空、太阳、列缺、合谷;选择的配穴为:后枕部痛为主者加阳白、风府,头顶部痛者加百会、风府,偏头痛者加通天、阳陵泉,行经头痛或头痛加剧者加气海、三阴交,头痛涨而晕者加胆俞、丰隆,颈僵酸、麻木者加大椎,前额痛为主者加上星,两颞痛为主者加阳白、头维。操作时,让患者取舒适体位,用30号毫针,刺入穴位并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并连接电针仪,释放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
  血管性头痛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中医理论认为该病是因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常、经脉瘀阻、气血不通,遇外界因素如感冒、劳累、睡眠欠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影响所致。因此,须查其疾病所在,诊其虚实,按经络辨证施治。在对病人治疗时,医生可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应用电针增强针感,以通经活络,消除疼痛。
      (摘自《农村医药报》   孙   雨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