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79期第1版
 
2008年第79期第2版
 
2008年第79期第3版
 
2008年第79期第4版
 
 

乙肝患者调查:患者承载疾病、歧视、经济压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一项历时两个半月、涉及1684位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乙肝患者现状调查”15日在上海公布结果。调查显示:患者承载着疾病、歧视和经济三重压力,92.5%的受访者对乙肝的治疗费用表示不满意。
    70%的受访者能正确认识到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98%的受访者能正确理解“耐药会影响到乙肝治疗”。尽管如此,仍有近50%的受访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30%的受访者认为乙肝“可以痊愈”,20%的受访者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5%的受访者极端地认为乙肝“基本上治也等于白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庄辉教授指出,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不断复制而引起的长期进展性疾病,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而并非像部分患者所认为的保肝治疗是根本。只有病毒复制得到抑制,病毒载量降到检测限值以下,才能降低患者的传染性,并且降低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调查发现,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是当前患者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并且享有较高的满意度。乙肝患者如进行核苷(酸)类药物的抗病毒治疗,至少需要2年时间。同时,耐药已成为患者实现治疗目标的绊脚石。耐药产生可导致患者疾病恶化或病情反复等不良临床后果。
    庄辉院士表示:“正是由于对疾病认知的缺乏,导致了一些患者的极度乐观或极度悲观。因此,正确的乙肝知识的教育普及仍需大力加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翁心华教授则对此指出:“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高度重视初始治疗策略的选择。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在初始治疗时,积极采取‘预防耐药’策略。”
    调查还发现,25%的患者得知自己患上乙肝后产生恐慌与害怕,22.1%的患者很担心“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出于社会上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和歧视等考虑,8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将病情告诉朋友、同事及同学。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钊女士呼吁,“应当在注重患者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关怀。”
               (摘自新华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