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似乎有些落伍了。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40岁是人生黄金期的起点,很多人在这一阶段能得偿所愿。而46岁是人生的巅峰时刻,随后会慢慢走下坡路。
据了解,这项研究调查了1000多名英国人。该研究根据人们在不同年龄段的家庭财产价值,为其生活水准划分档次。同时,研究充分考虑了生儿育女、离异、同居等人生大事对家庭财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他们多数都是在进入40岁后,才开始步入工作、生活的“康庄大道”。在这个年龄段,人们拥有的家庭财产平均价值为40919英镑。
研究负责人道沙恩·汉吒解释,40岁的人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以及社会资源,因此能准确把握机会。过去的经历也让他们心态平和,做人做事都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如今医疗水平大幅改善,这一阶段的人身体状况也较好。这一切都为厚积薄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0岁的人应该为自己的年龄骄傲,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成天哀悼逝去的青春。” (摘自《生命时报》)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小婴儿也有社交能力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婴幼儿认知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6~10个月的小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社交判断力,懂得区分好坏玩伴。
实验中,一个大眼睛木制的玩具娃娃用劲地往山上爬,接着另一个大眼睛木制的玩具娃娃走过来。
一种情况是后者帮助前者用力往上爬,另一种情况是后者帮倒忙,往后拉。之后,研究人员把这两个玩具娃娃拿到婴儿面前,看他们挑选哪个玩具。结果几乎所有婴儿都挑选肯帮忙的那个玩具娃娃。
如果把帮倒忙的玩具娃娃和既不帮忙也不使坏的玩具娃娃放在一起,这些婴儿都挑选中立的玩具娃娃,也就是既不帮忙也不使坏的玩具娃娃;而把中立玩具娃娃和肯帮忙的玩具娃娃放在一起,他们都选择肯帮忙的玩具娃娃。
研究表明,人类的这种社交能力可能是天生就有的,不需后天学习。 (摘自中华网)
新加坡最新研究发现:
每天喝杯茶 大脑更灵活
新加坡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喝茶有益大脑,可减缓脑细胞衰老,使人保持头脑敏锐。
茶叶是一种刺激性低而又可口的饮料,喝茶对人体健康和防治某些慢性疾病都有好处。
据报告,新加坡科学家研究了2500多名55岁以上人士的喝茶习惯,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注意广度、语言运用能力和空间视感能力等进行评估,同时监测他们的喝茶量。研究结果显示,2/3喝茶者两年间记忆力测试成绩相当。相比之下,35%不喝茶的人,两年后测试成绩平均下降两分,这意味着认知力下降。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主任洪忠新介绍说,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可以阻止有害蛋白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脑细胞衰老是由神经细胞死亡、诱病基因、小中风、有害蛋白累积量增加等多重原因造成的,这些通常会导致痴呆。而喝茶可以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减缓衰老。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