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75期第1版
 
2008年第75期第2版
 
2008年第75期第3版
 
2008年第75期第4版
 
 

美专家发现西尼罗病毒新变异毒株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科学家最新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一种西尼罗病毒的新变异毒株正以更快的速度在美国蔓延,而且毒性更大。
    在欧洲、非洲和西亚等地区,曾经广泛流行的西尼罗病毒近年已经很少出现,或者要隔好几年才引发一次疫情。但在美国,西尼罗病毒导致的疫情自200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发生,而且规模都很大。
    该中心在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研究发现,在美国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是一种出现新变异的毒株,造成这种病毒变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夏季越来越热,导致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大量孳生繁衍,而西尼罗病毒也随着气候变化产生了变异,它更能适应炎热的气候,这意味着今后北美地区可能要比世界其他地区遭受更多的西尼罗病毒的“袭击”。
    此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科研人员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在美国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新变异毒株于2002年首次出现,气候越热,这种病毒自我复制的速度越快,蚊子传播这种病毒的速度也越快。
    鸟类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宿主。蚊子在叮咬携带该病毒的鸟类后再叮咬人和其他动物,会造成西尼罗病毒蔓延。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通常会在2天到15天内发病,症状包括突发高烧,头痛及四肢疼痛等,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能防治此病。
    据美国防疫部门统计,这种病毒去年使17.5万美国人染病,其中1227人发展成脑膜炎,117人死亡。
                                  (摘自新华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