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王志刚)南乐县卫生局多策并举,采取六项措施,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基金监管。南乐县卫生局成立了新农合服务中心,并在县财政、县农行分别设立新农合财政专户和银行专户,实行管理、财务、基金三分离,卫生部门负责新农合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新农合账务,银行负责新农合资金,卫生审核不管账,财政管账不管钱,银行管钱不管账,相互监督,互相制约。 实行新农合信息化管理。投资50余万元,为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安装医院管理软件和新农合管理软件,实现无缝链接,实行网上监管、网上审核、网上报销,杜绝了手工操作的漏洞,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制定了《南乐县新农合有奖举报制度》和《南乐县新农合稽查制度》,并抽调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4名工作人员组成新农合稽查队,配备稽查专用车一辆,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到有报必查与日常稽查相结合,严肃惩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完善公示制度,畅通举报途径,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投资8万元为全县322个行政村和20家定点医疗机构制作了900个公示栏,并在每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监督电话。每月将新农合报销情况分别通过各行政村公示栏、定点医院公示栏、县电视台进行公示,对大额报销患者由县合管办委派专人专车送款到家中,多种途径接受群众对新农合工作的监督。 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80名为新农合社会监督员,全面监督新农合工作,并定期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指导新农合工作。 组织卫生、财政、物价、审计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形成联席会制度,每季度最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今年上半年已组织联合检查两次,对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 今年以来,由于措施得力,南乐县查处并有效避免5起利用各种手段骗取新农合资金违法行为,资金总款达2万余元,并对弄虚作假骗取新农合资金的当事人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确保了新农合基金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