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从院内延伸到社会——记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共产党员贾思明 |
|
本报记者 李季 贾思明是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他的言谈既有医者的睿智,也有兵家的强悍。 开封市一院的骨科在去年发展为两个病区。“怎样把骨科打造成为本专业、本地区的强势专业?”成为贾思明思考的问题。经过调研,他提出根据专业发展趋势,打造特色专科的发展思路,即成立创伤外科、手足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专业,并添置了后路椎间镜器械、经腰椎间盘切除器械、椎间盘臭氧消融设备、椎体成形术设备,更新了可移动C型臂X光机。之后,他又与同事一起进修培训相关技术,以脊柱外科专业的椎间盘病微创治疗为突破口,迅速开展工作。近一年来,完成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近200例,骨关节病镜下手术40余例,开展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等新技术,不但填补了本专业多项空白,且迅速提高了专业知名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延伸到社会是一个必然。”在科室基础夯实之后,他审时度势,根据群众健康需求,于年初在开封市率先开展了健康大讲堂,面向患者、亚健康人群等讲授颈肩疼及腰腿疼、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并随时答疑解惑。一期健康大讲堂参加者就多达百余人。 不久前,一位60多岁的老人刚从外地回来就到贾思明的科室住院治疗,原来他患的是椎间盘突出。经过微创治疗后,老人第二天就解除了疼痛。在贾思明查房时,老人拉着他说:“贾主任,我就是听你的讲座才确定找你治疗的,我信你。”当老人得知他外出期间贾思明又讲了一次课后,更是拉紧了贾思明的手说:“贾主任,你一定要把我落下的这节课给我补上呀!” 看着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贾思明又萌发了新的想法。日前,贾思明组织骨科举办了第二届骨科新技术新业务暨徽创外科学习班,为开封市五县基层专业人员免费培训,以更好造福本地广大患者,同时也搭建了进一步交流的平台,增强业务沟通。 在贾思明的带领下,通过全体科室人员的努力,开封市一院骨科取得了较大进步。2008年以来,两个病区的病人人数、手术量和业务收入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特色专科优势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