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大多存在生活质量的降低。生活质量降低,在身体方面表现为活动受限、乏力、睡眠异常及性功能障碍等;在精神心理方面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情感失控、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工作能力、社会交往及社会支持下降、家庭生活及夫妻感情满意度降低。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由高血压病本身引起,也可缘于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广义的还应包括高血压并发症所致的生活质量降低等等,但由药物因素引起的较为普遍,且又易被忽视。
精神障碍 中枢性降压药如甲基多巴、可乐宁、末梢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利血平、胍乙啶及复方降压片(内含利血平),均可抑制中枢神经,引起病人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老年人长期服用还可导致抑郁症。
性功能障碍 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抑剂甲基多巴等,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肼苯达嗪、利尿剂如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噻等,均可导致性欲减退、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咳喘 部分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转换酶抑制剂后会出现顽固性干咳,影响睡眠,停药后症状很快消失。β受阻滞剂(如心得安)可引起部分病人气道痉挛及哮喘发作,故合并有阻塞性肺病的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
头痛、头晕 短效钙拮抗剂(如硝苯吡啶)以及某些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可引起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另外,前者还可以引起面部潮红及足踝水肿。
疲乏无力 主要见于长期服用利尿剂(特别是排钾利尿剂)和β受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
另外,哌唑嗪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利血平、胍乙啶、降压灵等药物可促进胃酸分泌,诱发或加重溃疡,还可使肠蠕动增快,故腹泻病人不能用。
为了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患者必须终生服药。而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使病人逐渐降低服药量甚至放弃治疗,致使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病情加重,预后不良。因此在选用降压药物时,不能仅仅考虑降压治疗效果,还要关注生活质量。能否改善生活质量或不产生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病人能否坚持长期服药。
(摘自《大众卫生报》 肖祥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