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70期第1版
 
2008年第70期第2版
 
2008年第70期第3版
 
2008年第70期第4版
 
 

四川实现震后零疫情 最大防疫战打得漂亮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随之而来可能发生的疫情也在灾区徘徊,威胁着灾区的每一个生命。灾情发生两小时内,医疗队开赴灾区,随后防疫人员也急急奔赴重灾区,开展消杀灭工作。卫生部同时决定:每个医疗队中必须包括防疫人员。灾情就是疫情,抢险和防疫同时展开!一场灾后防疫大战就这样打响……
    6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实现次衍生公共卫生事件“零疫情”。
纪录速度快  最权威专家云集灾区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卫生部立即启动一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动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全力实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卫生部在四川省11个重灾县的每一个县都至少派驻了一名卫生部机关干部,同时还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进驻重灾县,对整个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目前,国内在防疫方面最权威的专家都集中在了四川的灾区。
    四川省卫生厅首先迅速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成立了由沈骥厅长任组长的卫生厅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每天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医疗救治最新动态,安排疾病控制专家接受媒体采访,向公众宣传灾后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月13日,四川省派出了5批共71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奔赴都江堰、广元、绵阳等地开展疾病预防工作。同日,省政府下发紧急通知,对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随着防疫工作的不断推进,卫生部门还统筹了军地、省内外的卫生防疫专业队伍,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组建乡村卫生防疫队,实行分片包干。22日起,100余名卫生防疫人员和消杀药械,在不通公路的3个县9个乡镇实施了空降,将防疫工作逐级延伸到村。
    目标
    “确保防疫工作覆盖到所有村、所有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所有集中供水点,狠抓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整体推进卫生防疫工作。”防疫队伍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规范防治”的原则,直奔“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踏进灾区。
纪录规模大  六万医疗防疫人员集结
    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防疫战。消毒、杀虫、灭鼠、接种、宣传……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面对艰巨的卫生防疫任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卫生部门、解放军、武警、公安系统的医疗卫生人员以及农业部门、质检部门的卫生技术人员迅速集结赶赴灾区,全面展开卫生防疫工作。
    5月27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在卫生部工作30多年了,这是历年来全国组织防疫队员到灾区开展疾病控制工作最多的一次。”
    据资料显示:截至6月23日,18个对口支援省(市)已调派676名医疗防疫人员到达对口支援县开展工作。截至6月25日,参加四川省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的医疗防疫人员共计67530人,目前正在重灾区的卫生防疫人员总数为15761人,其中疾病控制人员7684名,卫生监督人员4677名,当地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约3400余人,实现了卫生防疫人员对6个重灾市州县、乡、村及灾民临时居住场所的全覆盖,其中98.5%的村实现了有2~3名卫生防疫人员开展工作。
    战果
    6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成都市未发生肠道、呼吸道及虫媒传染病的疫情流行和群众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了次衍生公共卫生事件“零疫情”。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截至目前灾区无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纪录介入深  防疫人员走村串户
    在灾区的大街小巷,空气中四处都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连日的高温、多雨、潮湿天气加之部分灾区仍交通中断、通讯不便,卫生防疫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一处处废墟、一具具被找到的遗体、一个个临时安置点……都像是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发疫情的可能。
    由于地震的破坏,让许多防疫设施在地震中受损。5月23日,中央财政部紧急安排灾区卫生防疫资金1.12亿元。
    北川、汶川、青川、都江堰……每个点上都闪现着背着喷雾器、穿着防化服的疾控人员。“有他们在,我们一定没事的。”5月19日下午,重灾区北川最北端的陈家坝乡,一支军队防疫防护救援小分队赶到开始展开卫生消毒,挨家挨户喷洒药水,一位乡党委书记当即流下泪水。当防疫人员身背工具走在每一处废墟之上,担负起保护好灾区人民的责任时,这样感人的场景天天都会在灾区上演。
    现场
    “有可能产生疫情的地方都要去。”按照要求,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都带着强有力的专业设备走村串户,对垮塌的废墟、厕所、生活垃圾处理点、道路,每日进行定点定时消毒,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震区的每一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入口处都挂着牌子,提醒进出人员自觉接受喷洒消毒。
纪录全覆盖  绝不留下一个死角
    在疾病监测方面,卫生部门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由于四川部分市(州)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及时掌握灾区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卫生部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开发了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疫情应急报告系统,同时制定了《地震灾区疫情监测信息应急报告工作方案》。
    在一线,建立了严格的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随时组织部、省联合专家组分析卫生防病情况,提出防控对策;对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测监督,实行了每天定时通报制;整合本地、省内、省外、部队卫生防疫队伍,实现卫生防疫人员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深入受灾地区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向受灾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其中,解决饮水问题,对水质加以保护,以及灾区水环境与水源地水质监测,也成为震区防疫人员工作的重点。
    随着防疫工作的不断推进,也开始了动物防疫工作。对灾区死亡畜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毒,并对狂犬病、乙型脑炎、炭疽、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开展了紧急免疫。防疫人员还对可能发生的感染性腹泻、痢疾、甲肝、乙脑、狂犬病、鼠传播疾病等进行重点防控。
    行动
    6月1日~10日,四川省统一在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阿坝6个地震受灾市(州)的21个县(市、区),对儿童免费进行甲肝和乙脑疫苗群体性集中强化免疫接种,再针对散居灾民开展巡回强化免疫接种,最终实现了灾区强化免疫接种“全覆盖”。
    数字
    15761人  目前正在重灾区的卫生防疫人员总数为15761人,其中疾病控制人员7684名,卫生监督人员4677名。
    37.62亿余平方米  截至2008年6月24日12时,军地防疫队伍累计开展消杀面积已增长到37.62亿余平方米,检查供水单位211889个次,处理粪坑899.12万余个次。
    5408.1余吨  发放防病宣传材料累计1299.5万份。累计调拨出消杀药品5408.1余吨。                (摘自四川在线)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