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息县创新人才体制激发农村卫生活力 |
|
本报讯(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薛运华 徐东建 邹冲)今年3月份以来,息县卫生局党委为切实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在人才体制上创新形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基层卫生院选人用人渠道,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干、作风优良、爱岗敬业、法制意识浓厚、管理理念先进、管理能力突出和富有创新意识的乡镇卫生院管理队伍。 近几年来,息县农村卫生工作在信阳市远远比不上其他县区,由于管理能力和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运行机制不畅,乡镇卫生院发展缓慢。今年,新一届卫生局党委审时度势,抢抓卫生发展机遇,着力解决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用人问题。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黄贤威认识到,卫生院用人机制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就被动,只有进行体制改革,才能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思路决定出路,在息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3月3日,息县卫生局向全县22个乡镇卫生院下发红头文件,全县卫生院院长全部实行聘用制度。并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吴昊、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纪检监察、卫生局等多部门组成的领导监督小组。3月15日,经过应聘条件的公示之后,息县卫生局邀请有关专家统一命题,信阳市卫生局及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现场监督,组织了统一闭卷考试和面试。 公开选聘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8.1岁下降到42.7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由原来的32%上升到65%;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比例由原来的72.7%上升到88.2%。原任院长经过考核留任的10人,新聘院长12人。 据息县卫生局局长黄贤威介绍,全县乡镇卫生院通过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拘一格选拔了人才,激发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活力,为农村卫生事业增添了发展后劲,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长,人民群众就医看病满意度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