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晓军 赵炜 (上接第一版) 我们要盯好每一瓢水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可是如果我们不能从眼下的一瓢水、一碗面盯起,在震后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一旦让疫情爆发,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不亚于地震!” 在桂溪乡八角村一处安置点,河南第三批医疗防疫救援队总队长周玉东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所有群众。原来,面对可能污染的水源,由于现场不具备测试条件,群众眼睁睁地看着周玉东亲口品尝水源饮用水进行测试。 刚开始进入桂溪乡给灾区群众宣讲卫生防疫知识的时候,大家还不理解,说地震过后的自救就够忙活的了,哪里还顾得上这些。遇到这种情况,周玉东并没有感到落寞,他就挨个通知村民前来参加。 队员们不会忘记,在陈家坝乡红岩村、桂溪乡桂溪村,周玉东多次召集安置点受灾群众,亲自对数百人进行防病宣教,同时要求全队在广泛有效开展环境消杀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并科学指导群众建立卫生组织,主动开展卫生防疫。每次面对众多的受灾群众,他都眼噙泪水,讲到喉咙嘶哑失声。 队员们不会忘记,在陈家坝乡的3个自然村,周玉东还分别组织召集各村、组防疫专员,亲自进行防疫宣教,带领队员们重点对消杀配药、喷药的方法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培训。 当地群众不会忘记,就是他们碰到了什么疑难杂症,周玉东这位外科主任医师也会毫不犹豫地倾囊予以施治。 “周队长人品好,河南医疗防疫队实诚,河南人让我们佩服!”目睹了河南医疗防疫队工作的日日夜夜,桂溪乡卫生院院长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我的心中时刻充满力量 是什么在支撑着一个人战胜危难,挺起生命的脊梁? 在周玉东的心里,无疑是饱受磨难的灾区群众的力量。 就是这群众的力量,点燃了他冲向危险的勇气;就是这群众的力量,激发了他战胜灾难的斗志。 以下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 “你们坚决不能走,北川人民需要你们!” 在河南赴川第三批医疗防疫队听从卫生部的指示,辗转到安县与河南的医疗救援大部队集合时,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给领队周玉东打来了电话。 桂溪乡、陈家坝乡的干部群众印象太深刻了,河南医疗队来到了他们这里,没有提条件,只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中间去,冒着危险,任劳任怨。 然而,对于河南这批医疗防疫队伍来说,他们刚刚在生与死之间遛了一圈回来,时刻面临的余震危险、疫病传染不说,刚刚经历的唐家山堰塞湖大撤退更是让人心有余悸。 从危险地带撤到安全地带不难,从安全地带再次冲到危险地带谁来干? 是我们的河南医疗卫生防疫队! 在上级领导批准后,周玉东下定决心,在祖国和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刻一定不辜负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希望。 于是,在刚刚冒着生命危险从陈家坝乡撤离的第二天,周玉东带着队员又回到了北川,继续在桂溪乡、陈家坝乡的27个自然村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谢谢你们,远道而来的河南人!”“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周玉东说,虽然在灾区,但他满怀感激,感激灾区群众的信任,感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家人和朋友的温暖。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周玉东出发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时,他的妻子还在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治疗,但他顾不了这些,出发前甚至来不及与妻子进行告别。 一天晚上,周玉东的女儿从郑州打来电话,哭着说,爸爸辛苦了,一定要保重,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然而正在忙于部署工作的周玉东却顾不上跟女儿说些父女间的悄悄话,他甚至嫌女儿话说的太多。 但是女儿太懂事了,她说,她只要说一句话,“你是我最最敬爱的爸爸!” 周玉东说,这就是力量,群众的力量,爱的力量,生命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