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文安 吴玉玺)6月22日,河南省医疗队、卫生防疫救援队的部分队员,在灾区圆满完成任务后归来。河南省卫生厅巡视员李么丁等领导到新郑机场迎接英雄们凯旋。 当英雄们出现在机场大厅的那一刻,前来迎接的人群暴发出热烈的掌声,李么丁等领导与英雄们一一握手,并向他们献上了鲜花,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问候。面对家乡的领导和亲人,面对鲜花和掌声,队员们禁不住热泪盈眶。回想起在灾区的那段日子,回想起灾区人民的悲惨和自己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虽然是面对领导和媒体的镜头,但是队员们还是数度哽咽。回家了!安全了!可是他们的心仍旧牵挂着灾区的人民。 第二批医疗队进入汶川、理县后,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在汶川,医疗队深入到两个灾民安置点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在理县,医疗队深入到县人民医院,坐门诊、进病房、开展手术。一方面在当地医院帮扶,在灾民安置点接诊病人,一方面还派出医疗小分队下乡巡诊。每天,队员们背着装满药的背篓,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到灾民帐篷里巡诊。医疗队所到之处,受到了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许多藏族、羌族群众,一见到医疗队员就挥拳高呼“共产党万岁!”,许多灾区群众把巡诊的河南医生亲切地称为“背篓医生”,称为最受欢迎的医疗队。 5·12大地震后,禹里乡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被毁,对外交通中断,缺水少电,成为一个“孤岛”,岛里的情况和岛外一样,万分危急,急需救援和防疫。这时,河南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队员临危授命,空降进入“孤岛”禹里乡开展防疫救援工作。余震不断、山体滑坡、泥石横流、烈日曝晒、风吹雨淋、缺水断电、道路不通、通讯中断、食品有限、蚊虫叮咬……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开展疫情调查、疫情监测、饮用水消毒、垃圾处理、蚊蝇消杀等工作,并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当地的防疫人员,这就是他们完成的工作。他们不辱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