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伟强)河南省卫生监督救援队伍在四川安县的食品、饮用水等的监督检查中,创造性地绘制出了一套简单的区域分工图,队员们使用后笑称“我们有了新式扫雷器”。 安县目前的18个乡镇中,河南省卫生监督救援队伍分工包片桑枣、晓坝、永安、乐兴、塔水、沸水等6个乡镇和18个乡镇的河南援建安置房工地的卫生监督救援工作,范围大,任务重。仅桑枣镇就有飞龙村、上清村等19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包括188个村民小组10654户居民,共35921人。全镇共有政府举办的灾民安置点5个,安置群众达5800余人,并有医疗救助站机构24个、集中供餐点3个、板房工地10个、13个工地食堂,还有30多家餐饮单位。 面对这些繁杂的信息点,监督员在工作时感觉不便,督察组督察时也不利于全面考察监督员工作质量。为了全面了解、掌握责任区内的监管对象信息和地理分布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卫生监督村村覆盖、点点覆盖,同时也为了监控工作质量,该队及时提出,利用现代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监管对象的所有信息绘制在地图上,标明每一个责任点,把每一个责任点都当作一个地雷隐患,清楚明白地标注在特定的位置上,为队员和指挥员提供准确信息,使前线队员在监督检查时知道“地雷”在什么位置,以便及时检查、排除。 GIS的应用,受到了一线救援监督员的欢迎,简洁明快的信息一目了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监督员的责任心,同时也为后续部队留下了一个“扫雷器”。 又讯(记者 李伟强)安县过渡性板房建设是河南省援川支援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保证过渡性板房建设顺利进行和符合有关卫生要求,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队总队要求各支队积极做好援川过渡板房建设工地的卫生防疫和板房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 日前,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队总队第25支队安阳市卫生监督中心的樊学信带领刘建国、田防、李夏、师保忠等4名同志积极为援川过渡房建设提供卫生防疫服务和技术指导。 在援川过渡性板房建设指挥部,该队针对过渡性板房建设的厨房、生活饮用水、卫生室、洗浴室、厕所、垃圾点的设置和布局,根据有关卫生要求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 同时,针对多数建设工地负责人、食堂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卫生知识,对所在工地使用的饮用水卫生存在担忧的情况,樊学信和同志们对所负责的洛阳、商丘、鹤壁、漯河等10余家建设工地,用两天时间逐个现场了解情况,提出建议并进行了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