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健康“守门人”现身郑州 郑州市推动开展社区“片医”负责制试点 |
|
本报讯(记者 胡晓军 尚慧彬)天蓝色的电动自行车代步工具,天蓝色的医护服装,统一的社区医疗包,6月21日,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郑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片医负责制”全面启动仪式的一部分,医护人员开始带着统一的笔记本电脑、统一的通信工具奔赴各自的分管社区。 此前的3个月以来,经过不断尝试,在郑州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的“片医负责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他们在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社区片医工作室”25个,新建家庭健康档案5167份,开展各种类型健康教育40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材料16794份,义诊91次。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秦省,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等出席当天的启动仪式。 “以‘团队’形式上门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以政府规定的预防保健任务为主,从传染病管理、妇女儿童和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及重点残疾人康复等方面,向社区家庭的全体成员提供全程保健服务。”在郑州市卫生局出台的方案中,对“片医”负责制做了上述内涵阐述。 也就是说,在郑州市,每一个社区居民开始憧憬这样的图景,他们坐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医生连续不断的医疗保健服务,而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地点也直接从传统的医疗机构“搬”到了居民家中。社区群众健康“守门人”就此现身郑州。 为了实现社区“片医”真正覆盖到每一位社区居民,郑州市规定,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本社区的地理、人口具体情况,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管区,在此基础上,每个管区设置一个从事“片医”负责制的医护人员团队,其中包括1名社区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及适量防保医生。各类专业人员的人数可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调节,原则为:每1000~1500户配置1名临床医生和1名社区护士;每3000~4500户配置1名防保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