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7期第1版
 
2008年第67期第2版
 
2008年第67期第3版
 
2008年第67期第4版
 
 

专科细分之虞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5月13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正式启动胃食管反流病门诊。至此,我国首批8家三甲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已全部启动。
       一下子有8家三甲医院为同一个病种成立专病门诊,这个“胃食管反流病”到底是什么?据专家介绍,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的慢性症状和粘膜破坏的一种疾病”。
      对于这样一个专业名词,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摸不着头脑。事实上,近年来医院里类似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的新兴门诊、科室越来越多,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不少患者去到医院后不免有些迷茫:我到底应该挂什么科?
细分是大势所趋
       随着流行病学的发展,医院门诊分科也随之不断演变,由早期粗放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高度细分,学科之间交融、渗透和新学科的出现变得更为频繁。
        一方面,分科越来越细化。现在国内一级医院、二级医院的门诊通常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而在三级医院,其门诊分科更细,内科可再分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科、中医内科等;外科可再分出普通外科、骨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胸外科等二级分科。不少医院又在二级分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亚科、门诊等三级分科。胃食管反流病门诊就是典型的三级分科。
      另一方面,有一些如发热门诊、疼痛科等新门诊分科的出现。这类门诊并不按照专业和病种区分,而是依照病人主诉或体征表现为依据,这类学科的交融,模糊了病种科系的界限。
      此外,还有一些如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边缘性学科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不可或缺的独立学科。
      中国医院协会评价与评估处主任王吉善分析:对于大型医院来说,医院整体规划的综合化和门诊专科化是大势所趋;很多二级医院、民营医院是在走专科化医院的路线;而基层医疗机构则是向全科化发展。深入研究某些领域的疾病,可以让医院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对于病人来说,明确针对病灶的治疗比漫无目的的全身性治疗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细分病种可以让诊治更精确,“让医药费用到刀刃上”。
资源整合是关键
      古代有一将军胸部中箭,延请大夫医治。大夫把露在外面的箭杆锯去,即开始包扎。将军大急:”肉里面还有箭呢!”大夫答:“那是内科医生的事,我是外科医生。”这是一种典型的专科思维。通常情况下,疾病不会是单一部位的问题,多数都表现为系统性病变。在目前医学专科细分情况下,如何防止出现“锯箭杆”现象?
     王吉善认为,医院内部资源整合是关键。医院分科越精细,专业化程度越高,整合资源方面就显得越发重要。疾病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各个方面。整合不好,造成病人一次到几个专科诊治,各科专业的角度不同,容易发生互相推诿或扯皮的现象,导致误诊率增加;医院也可能因为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后继乏力等管理问题。
      目前情况下,专科大夫比全科大夫吃香是事实。在同一医院,有所专长的大夫也较一般大夫更受病患欢迎,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要想面面俱到基本上不可能,所以在术业上有所专攻也是必然。“医生是医院资源整合的主体,如何破解专科思维的局限性,实现各学科协同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吉善说。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郝建宇介绍说:通常,一名医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5年的住院医生阶段才能考主治医师;在住院医师阶段及低年资的主治医师阶段,其都是在各个科室轮转出诊的,只有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升到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级别才会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对于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来说,其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已相当深厚,并有所专长和侧重。而医院接治病人需要在初步的全面分析后进行鉴别诊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转诊,由相关专业的医生作进一步治疗。另外,会诊制度也是一个确保全面诊断、促进多学科协同的方法。
      据了解,对于目前门诊专业化情况下如何实现病人快速准确分流就诊的问题,北京朝阳医院的做法在全国医院中也属于比较具有普遍性的:医院采用设立导医台、设置LED触摸屏、发放筛查手册等方法,进行引导和辅助病人就诊。
        实际上,虽然医院已经采取了多种方法,但很多医院仍很难做到资源合理配置、科室间有效整合。对于医院来说,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让病人快速准确找到应该去的门诊,仍是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病人首次就诊门诊的正确率提高,对于医院资源的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合体统筹分配大有裨益;而病人反复转诊增加的不仅仅是病人的医疗费用,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摘自《医药经济报》   李瑶  李蕴明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