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之情 不息斗志——记河南省卫生防疫救援总队第七支队 |
|
■本报记者 刘一龙 通讯员 马基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商丘市卫生防疫救援队14人就被编入省卫生防疫总队第七支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四川抗震救灾的前线——安县。连日来,这支队伍用行动诠释了大爱之情,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阶段目标做出了贡献。 据介绍,该队将负责的安县黄土镇所有的行政村和灾民安置点分片包干,明确具体责任人。此外,为支持我省入川援建临时安置房的建设,他们还承担了驻沸水镇的商丘、洛阳两市建设工地的卫生防疫保障任务。 面对山高路远、余震不断的困难,面对缺水少电、天气炎热、水土不服的工作条件,没有一位队员退缩和畏惧。防疫队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切为了灾区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炎炎烈日下,不少同志中暑了,用凉水冲过后继续工作;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些同志脚起了泡,却没有作声;有的同志身上被蚊虫叮得到处是疙瘩,奇痒难忍,还戏称自己刚到灾区就收到了不少“红包”。队员每日的主食是方便面,近20天里共吃掉了40余箱方便面,这使得不少队员因维生素缺乏而生起了口腔溃疡。但是,大家的斗志依然昂扬。 队长许世禄坚持每天带队下乡入村工作,穿行于深山茂林,步履矫健不逊于年轻队员;队员董滨、聂长春、蒋红卫、郭擎宇身上晒得起了泡、蜕了皮,涂点药继续工作;李政的手被石头划破了,仍带伤坚持战斗。此外,卫生防疫队两次到灾区倒塌的养鸡场帮助清理废墟,不顾死鸡、鸡粪的恶臭,对废墟及周围环境进行了消毒处理;许多队员还冒着酷热为县烟草局卸运救灾物资,清扫厕所卫生。最终,有4名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入党。 20天来,商丘市卫生防疫救援队连续出动人员230人次,车辆60余台次,覆盖工作区域黄土镇1个社区、24个行政村,检查指导灾民集中安置点2个700户次,检测灾区生活饮用水110余份,发放宣传单2600份,走访灾民1300户次,发布信息11条,有效架起了灾区疫情防护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