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6期第1版
 
2008年第66期第2版
 
2008年第66期第3版
 
2008年第66期第4版
 
 

掌勺师傅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平时,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也有人称王强远为“王师傅”,因为他是一名120急救车司机。
 现在,在汶川七盘沟医疗队驻地,也有人称王强远为“王师傅”,可这“师傅”的含义就不同了,指的是掌勺师傅。
 其实,刚来汶川前几天,掌勺师傅并不是王强远,可吃了几顿饭后,发现有些人开始皱眉头,王强远这才自告奋勇站出来,原本只想露一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医疗队“食堂”的大厨。
 王强远说,他吃饭比较挑剔,看到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他就心急。重要的是,他做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看到大家吃得高兴,他心里就特别开心。
 在家时,王强远基本不上厨房,因为他一直跟着父母,母亲做得一手好饭菜,根本不用他插手,每天都是吃现成的。
 王强远的厨艺自然与母亲有关。小时候在农村,懂事的他一有空就进厨房,帮母亲做饭,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做饭的手艺就见长。后来,当了兵,在部队时,有战友、老乡聚会,他也往往会拿起大勺,偶露真容。
 还有一个原因,在2003年,王强远随“三个代表进村工作队”下乡,在农村帮扶时,饭都是队员们自己做的,他当然没少掌勺,一年下来,不仅在思想上、作风上得到了锻炼,厨艺也日渐娴熟。
 顶烈日,冒风沙,烟熏火燎,天天掌勺……为大家生活忙碌着,王强远觉得特别充实。尽管没有什么好饭菜,但在灾区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条件下,队员们吃上了比较可口的饭菜,自然心存感激,所以大家常常夸奖这位掌勺师傅。
 可队员们几乎都不知道,这次来灾区,王强远的心情特别沉重。5·12大地震后,王强远每当在电视上看到灾区那些可怜的孩子时,都忍不住落泪。不仅是同情这些孩子,还有一个原因是,就在4月份,他唯一的爱女不幸因病夭折。
 失去了两岁半的女儿,王强远痛彻心肺。他说,当医院要挑选医疗队员时,他当即就报了名。失去女儿,作为父亲,不能再给女儿爱了,但他要把更多的爱给其他孩子,特别是灾区那些可怜的孩子。
 夜深人静,躺在帐篷里的王强远时常被噩梦惊醒,脑海中不时闪现女儿的身影,还有灾区孩子的身影。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大本事,就希望能让队员们吃上可口的饭菜,有更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帮助更多的灾区的孩子,以告慰女儿的在天之灵。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