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安 冒着山体滑坡、滚石纷飞、余震不断的危险,河南医疗队首批轮换后,驻汶川、理县的医疗队员已在抗震救灾一线奋战了20多个日日夜夜。目前,广大队员仍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为灾区人民的健康忘我工作着。 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这群白衣战士呢?除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动着。 一天一个电话 5月14日,河南首批医疗队出发后,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就时刻牵挂着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每天一个乃至多个电话成了他必做的功课。 河南医疗队队长、省卫生厅副厅长周学山说,他每天都要接到马建中厅长打来的电话,有时一天接到几个电话。在对广大队员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马建中厅长特别关心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叮嘱一定要保重身体,确保安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树立河南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树立河南人民的良好形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队员们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马建中厅长发来的短信。晚上,许多队员是在读着这感人的短信中进入梦乡的。 前不久,受马建中厅长委托,省卫生厅巡视员李么丁一行日夜兼程、长途跋涉来到理县、汶川,慰问医疗队员,并带来了马建中厅长给队员们的慰问信。 马建中厅长在慰问信中对广大队员表示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希望广大队员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抗震救灾中再立新功。希望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一手抓支援,一手抓安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同吃一锅饭 新一批医疗队员来到理县、汶川后,周学山副厅长当即作出决定,把医疗队指挥部设在条件更为艰苦的汶川七盘沟医疗队驻地,与队员们朝夕工作生活在一起。 每天吃饭,周学山副厅长自己拿着饭碗,在大锅里盛饭,在菜盆里舀菜,然后端着饭碗,与队员们一起蹲在食堂边的空地上,一边吃饭,一边与大家谈工作、拉家常。 有一次,他在帐篷里工作,忘了吃饭的时间。大家吃了半天,想起队长还没吃饭,正有人准备叫他时,见周学山笑呵呵地走过来。 有队员开玩笑说:“周队长,你要再晚一会儿,饭就没了。” 他说:“不要紧,帐篷里还有方便面。” 不只是同吃一锅饭,周学山从家里带来了几袋茶叶,被他一一分发给了大家,又从家里带来了两条烟,他也往几个帐篷里一扔,与大家共同分享。 那天,医疗队改善生活,他与队员们一起包饺子,有几个队员不会包,他还手把手地教。因锅不大,队员多,饺子只能一锅一锅地煮。第一锅饺子熟了,大家说让队长先吃,他却说:“我不饿,让值班的队员先吃!”第二锅饺子熟了,他又说:“你们先吃吧,这还有几张饺子皮,我顺手包完。”那天,周学山副厅长是最后一批吃上饺子的队员。 无声的力量 在医疗队,周学山副厅长很少召集开会,有工作需要布置,在吃饭的时候,就顺便安排一下。如果哪个队员有思想问题苗头,他就不经意地来到这位队员身边,谈人生、谈生活,许多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化解了。 “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作为队长,就更应该关心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周学山副厅长这样说。 驻理县医疗队员柳德学的老母亲突发心脏病,周学山副厅长连忙从汶川赶到理县,安慰鼓励柳德学,帮助他解决困难;医疗队员卢学秀连续高烧几天,不见好转,他派专车护送卢学秀赴马尔康治疗,备受感动的卢学秀在病愈后,坚持返队继续工作;队员徐欣欣母亲病危,他安排车辆把徐欣欣送到成都,然后搭乘飞机返回郑州看望母亲…… 如果说驻汶川、理县医疗队有危险,那么最大的危险就是穿越汶川至理县的那条生命线,滑坡、飞石……每经过一次都险象环生。但在这批医疗队中,周学山副厅长是穿越这条线路最多的队员。 许多队员感动得说:“与我们同吃同住,还冒着更多的危险,医疗队的领导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我们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