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伟强
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队总队第二十五支队、第二十一支队自到达安县的那一刻起,队员们心里就十分清楚,安县震后无大疫保卫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他们的阵地就在永安镇。目前,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工作,队员们的心早已经和永安镇的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
永安镇紧邻北川县,有15个行政村,其中半数以上村庄位于深山之中,房屋垮塌和裂缝范围达99.3%,全镇范围内群众几乎全部在简易帐篷内居住,加上接纳北川大量受灾群众,人员复杂,居住环境较差,管理困难,卫生防疫任务相当严重,但队员们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守好阵地,决不能让疫情从这里出现”。
在去土桥村的途中,由于道路在山底,行进的道路旁随处可见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块。车在弯曲的巨石阵中穿梭,此时,一旦发生余震,后果难以想象。但直到下午一时,队员们完成对土桥村和永明村村民饮用水监测、消毒剂使用指导、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后,才放心离开该村。
前往光辉村的道路更是让人捏把冷汗,道路极其狭窄,若迎面有摩托车通过,只有倒在路旁让道了。位于半山腰上进村的5公里路面上,布满了圆形卵石,车辆打滑和突遇余震,后果不堪设想。队员们谁也不说话,穿过这段险地后,听到监督员兼司机冯新元说:“歇一会儿,让我抽下烟。”大家见其背部的衣服已湿透了。
永安镇中心卫生院是传染病防治监督的重点,队员们在这里详细检查该院是否建立健全门诊分诊制度、门诊登记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内容,并针对检查情况提出要迅速启动传染病及疫情的报告管理,重新配发各类登记本,恢复传染病报告制度;村庄、安置点、学校、医疗点等重点单位的监督要责任到人。
在营地,每到中午是最难熬的时刻,烈日当头,无阴凉地供午休,进帐篷内热得像桑拿房。再加上几次暴雨冲击帐篷,队员们夜里多次起身加固后方入睡,第二天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由于营地没有通电,晚上队员们整理一天工作的情况,只能依靠手电筒维持。但他们以苦为乐,亲如一家人。在这里,领导关心队员的生活和工作,队员们感悟到领导的支持和体谅领导的辛苦,互相关心,互相理解。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除支部安排学习党章和党内有关文件精神外,他们还一一写下了重温入党誓词的心得。在这里,他们把工作又当成了一种学习,这里有张伟平、常明洛、韩良峰、王宏、白世选这些食品、饮用水、环境卫生专家;有梁道宝、王其军这些传染病控制、消毒与媒介控制专家;有擅长公共卫生、统计信息的能手张根红;有任刚、王俊、任宏伟、韦红兵、冯新元、张旭、宋振宇这些默默无闻的优秀监督员,有韩刚、胡驰、经洪涛这些优秀司机。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目的只有一个,把工作干好,守好永安镇这个阵地,决不能让疫情在这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