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丁娟
“宝贝,对不起!不是妈妈不爱你,是灾区的伤员让妈妈实在放心不下……”凌晨2时许,吴春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看着9岁的女儿撅着小嘴独自熟睡的样子,她突然心头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坐在台灯下,她含泪写下了一封“给女儿的道歉书”。
今年36岁的吴春丽,是洛阳正骨医院爱心病区的一名主管护师。
在她负责专职护理的伤员中,有位叫尚贤春的羌族女孩,这个17岁的高三学生,原本就有一些不幸的家庭经历,地震中骶骨、骨盆又遭骨折,进而引发腹胀、便秘,更重要的是,她今年的高考梦想也就此破灭。尚贤春是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40名伤员中伤势最重、情绪最不稳定的一个,也是护理任务最重的一个。
为了护理好尚贤春,经验丰富的吴春丽使出了浑身解数。记者在她的护理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小春的骨盆拍片结果出来了,医生决定对她的右下肢加大牵引力量……看到她痛不欲生的样子,我只有握着她的手,不停地抚慰她。后来医生开了点药给她吃,她哭着慢慢睡着了。她今天本来就吃得不多,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午时分,我抽空出去给她买了两袋山楂片,鼓励她多吃饭、多补充点营养,好好配合医生治疗……”
连日来,吴春丽就是这样精心护理着尚贤春和其他几名伤员。每天早上7时,她就赶到了病房,下午6时下班还舍不得离开医院,通常都是晚上10时多才回到家。不巧的是,丈夫这两天刚好在外地出差,9岁的女儿只能独自在家吃饭、睡觉、写作业,公公偶尔能过来照顾一下孩子。
尚贤春顺利做完复位手术、被送回病房后,已是下午6时,吴春丽已到下班时间,但她依然坚持守护在病床旁。晚上8时许,她轻轻呼唤尚贤春的名字,尚贤春终于慢慢睁开了双眼,但没说几句话,剧烈的疼痛感随之而来,尚贤春又开始挣扎着哭泣了。她给尚贤春服下药,继续耐心地进行抚慰。
当晚9时许,尚贤春模模糊糊地入睡了。吴春丽忽然想起还要给女儿的作业签字,便向随同尚贤春来洛的陪护李莎莎做了一番交代,赶回家里。仅仅一个小时,吴春丽给女儿审作业、签字、叮嘱她早点睡觉后,又顶着夜色再度回到病房……
23时许,尚贤春的神志渐渐苏醒,面色恢复红润,体温也趋向正常,也愿意开口说话了,后来竟然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和地震中的经历全部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饱受伤痛的她在心中已确认一件事:眼前这位精心护理自己的护士,是自己在洛阳最信得过的亲人!
直到次日凌晨2时许,尚贤春终于安然睡去,吴春丽这才起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