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季
王勤是河南省卫生防疫总队开封第六支队的一员。5月22日下午3点王勤他们到达四川安县,将营地驻扎在安县卫生局旁的一片废弃河滩上。搭好帐篷后,他们不顾连日的劳累立刻向当地了解灾后的基本情况。
由于余震不断交通受阻,交通车辆严重紧缺,王勤与队员们都需徒步行走开展工作。每天他在地面温度接近40摄氏度的环境下,带领当地防疫人员一天走3个受灾自然村,耐心讲授防病消毒知识;中午在驻地,只吃上少许剩饭,便继续工作到晚上18时多。
一天,王勤和队员一起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工作。在灾民安置点,看到一对70多岁的老人在自家被震塌的房屋前的帐篷里生活,王勤主动与两位老人搭话,原来两位老人唯一的儿子在此次地震中丧生。他开始观察两位老人心情很平和,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王勤感觉到老人心理很压抑,丧子的哀伤聚集在心头很难缓释,这样下来老人的身体和精神必定要崩溃。于是王勤就小心细致地和老人聊天,从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帮助入手,让老人们感觉到他们并不孤单,生活没有走入绝境。就这样王勤隔三差五就到两位老人家中坐坐、聊聊,观察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一段时间后,两位老人逐渐从失去家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可是王勤在为灾民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却忽略了他应该对父母进行的“心理干预”,王勤的父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到达灾区后,王勤每天都准时在新闻联播之后给母亲打电话,这样她才能安心上床睡觉,可是一次因为工作繁忙,王勤忘了每天这个重要的电话,直到晚上快10点他才慌忙打通电话。电话是老父亲接的,他第一句话就是:“你可打电话了,你妈一直不睡在等你的电话呀……”母亲接过电话竟然很长时间没有说出话来。那一刻王勤哭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能让王勤真正感受到里面包含的母爱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