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5期第1版
 
2008年第65期第2版
 
2008年第65期第3版
 
2008年第65期第4版
 
 

在苦与乐中前行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季
    6月9日,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抗震救灾急救车队的勇士们载誉而归。王智勇就是其中的一员,在灾区的22个日夜,他的身体经历着苦与磨砺,他的精神承受着爱与洗礼。
    5月19日,王智勇所在的车队进入北川县桂溪镇,按照指挥部的统一调派,王智勇及其所开的车辆负责运送消杀队员前往陈家坝镇进行废墟消杀工作,陈家坝是灾情非常严重的地方之一,在震后7天还无任何救援队进入。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军队在两座山之间推出一条路,王智勇作为突击队员开着急救车,载着5名消杀队员前往陈家坝。当时的情况是余震连连,塌方不断。而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责任感促使着他们勇往直前。
    “两次的遇险让我们后怕不止,我牺牲了不要紧,车上消杀人员的安全让我如负磐石。”说起两次从陈家坝消杀后返回途中遇到的险情,王智勇唏嘘不止。从陈家坝到桂溪的路上高山连绵,地震也使山体飞石不断,塌方连连。一次,王智勇在消杀队员完成任务返回桂溪的途中,突然看到车窗前一块如箱子大的飞石滚落下来,王智勇急忙踩下刹车,车子稳稳地停了下来,通过车窗,王智勇看到飞石将盘山公路的路面砸了个大坑,溅起的尘土向着车子扑面而来。“真险呀!只有十几米远。”坐在副驾驶位的郑州市防疫站杨副站长被吓得惊呼起来。车子稍微停顿之后,为了防范再有飞石或塌方的险情,王智勇不敢久停,立即启动汽车。返回目的地后,坐在车后的消杀队员都赞叹王智勇的临危不惧。
    同样的险情在事隔两天后再次出现,这次是王智勇的车刚驶过一段山体几秒钟后,再次发生余震,车后仅几米远的山体突然塌方,坐在车后的人用力拍打着驾驶室隔窗:“快开,塌方了。”王智勇紧踩油门,一路冲出几百米远,等在安全的地方停下车后,王智勇和队员们下车,只见他们身后的山体烽烟四起,如雷轰鸣。此刻王智勇突然说出一句话,让在场的人感慨不已:“生死渺茫一线间。”
    在灾区的22个日夜,除了在生与死的间隙中穿梭,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更是让王智勇难以忘记。在陈家坝开展消杀工作,由于司机没有防护服不能下车,而且不准开窗通风,王智勇在运送完消杀队员后,只能戴着厚厚的口罩在车里等候,灾区的天气是中午起痱子,晚上冻耳朵。为了节省油料,王智勇就这样不忍开空调,每天在温度高达40多度的车厢里享受着“桑拿”。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