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伟强 6月12日,防疫队要前往安县最高村、海拔1800米处的钟福村执行防疫任务。由于山间公路在地震中遭到破坏,防疫队员目前前往这个村要徒步爬山。 7点30分,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伟平便早早召集了刘红、史少君、郑云庭、刘峻、李家珂、李丽、冯居庐、孙修勇8名队员准备出发。 在经过了晓坝镇的一个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后,我们来到了通往钟福村的山脚下。在狭窄的勉强还能称为路的两侧,堆满了从山上滚落的巨石,“山崩地带,请勿通行”的安全告示随处可见。 “大家一定要小心,尽量把身体向里靠,抓着山坡上的植物,这样安全一点。”张伟平边在队伍前面探路,边提醒队员们。 踩着松滑的土、沙、石,在伤痕累累的山路上,记者跟随防疫队员们小心爬行,身后浑浊的江水在峡谷中咆哮流淌,仿佛在诉说安县的伤痛。曾经山清水秀的山村,如今满目疮痍。 我们进入的这条山路是山民们踩出来的,不时有上山或下山背粮食的山民向队员们发出最热情最朴实的问候——“你们辛苦了!” 上山的路狭窄又陡峭,大部分路段的倾斜角度都在40度以上,很多树木被泥石流、滑坡冲倒,横在路上。对于从来没有走过这种山路的防疫队员来说,在这种条件下执行防疫任务,对于体能和耐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经过3个多小时的攀登,路开始变得宽阔起来,已有零零星星的房屋出现,走近一看,残瓦、断木、鞋子、衣服、书包、被砸碎的锅盆、碎裂的相框等地震遗物,一一呈现在记者面前,让人再次震撼于地震的残酷。 看到有人上山,不远处一位在收拾房屋的老人走到防疫队员面前,热情地招呼大家过去休息一下。老人告诉记者,他正在准备木材修补房屋。“全国人民都在帮助我们,我们也不能坐等救援,我们要继续生活,继续劳动,把自己的家修好,少给大家添麻烦!”老人的话感动着每个队员。 没有休息,防疫队员便开始在村中进行环境消毒、传染病监测和水源消毒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指导村民应用防疫队带来的药物进行自行消毒、杀虫,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共产党就是好,卫生防疫队就是好!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卫生防疫队,地震后我们就没有生活的希望,健康就得不到保障!”村民们感激地说。 队员们的衣服湿透了、嘴唇干裂了,但是被照射得黑红泛光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张伟平说:“通过我们的劳动,保证灾区群众的健康,这是让我们最感欣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