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5期第1版
 
2008年第65期第2版
 
2008年第65期第3版
 
2008年第65期第4版
 
 

“悬湖”泄洪,我们就在现场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伟强
    6月10日下午3时15分,绵阳市解除了唐家山堰塞湖橙色预警信号,被堰塞体阻隔了整整29天的唐家山堰塞湖洪水,终于以排山倒海之势顺

利通过了绵阳,全城百余万百姓安然无恙。
    绵阳这座西部名城,四川第二大城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经受了八级大地震与2.4亿立方米“悬湖”双重考验。期间,河南省

赴川卫生防疫救援总队15名监督员被紧急抽调到绵阳防范泄洪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队员们见证了这一“悬湖”泄洪过程。
临危授命
    时间分秒流逝,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在即。
    6月9日,绵阳市居民开始大规模撤退。这时洛阳、安阳、新乡的15名监督勇士冲了进去,临走时,他们所在的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总

队接卫生部紧急指示,要求派出15名监督员立即到达绵阳市接受一项艰巨的任务。
    “只知道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可能有重大行动,你们的任务很艰巨,具体什么重大行动不得而知。”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救援总队副队长张

伟平说完此话,就把队员们交给前来接应的绵阳市游仙区卫生监督所陈书记。他说:“我把这15名队员交给你,你一定要一个不少还给我。”

此时张伟平表情严肃。
    在前往绵阳的途中,携老带幼的人群都是行色匆匆,我们的汽车迎着从绵阳飞驰而出的车逆“流”而行,此刻每个队员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到达绵阳后15名队员被安排在了一家宾馆,这是自5月19日队员们离开河南到四川后第一次住进宾馆,尽管宾馆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但还

是能看到它为此遭受的创伤。
    宾馆一楼东侧4个大落地窗的玻璃全部震碎,通往楼层的电梯口石材装饰条也已脱落,水泥框架结构间填塞的砖块出现较大裂缝,墙体部分

水泥封面大面积脱落,即使如此,在队员们看来能有个不潮湿的床睡觉,能有热水洗个澡已是一个“奢侈”的享受了。
处危不惊
    队员们几乎是连梦都没做一个天就亮了。
    6月10日8时30分,当时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流量是500立方米/秒,队员们此时早已来到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撤离疏散群众临时的安置点


    据石马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镇人口17600人,按1/3溃坝计算需撤离疏散群众3152户10111人,卫生防疫和监督工作对队员们而言

都是异常艰巨。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的心在一分一秒地揪着。
    9时30许,泄洪流量是1760立方米/秒,到下午1时许,泄洪流量就已达6680立方米/秒……一次次的紧急通报,人们感到呼入的空气越

发紧张。
    “是否还有群众遗留泄洪区,安置点的群众数量突聚,饮水、饮食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急聚的人群中一旦有疾病发生,措施

上不去,造成疫情爆发,灾区无大疫不是要落空?”事不宜迟,洛阳市卫生监督中心的常明洛、王其军、白世选、任宏伟、韦红兵和经洪涛6名

队员,决定分组再对安置点检查一遍。
    一小时后,6名队员已将9个安置点检查过了,“还有2个安置点没看,不看不放心啊,我们抓紧时间检查。”他们的身影又继续奔波着。
    此时,向涪江看去水位正在上涨,江内洪峰已是波涛滚滚。前两天唐家山堰塞坝的洪水还以1立方米/秒的速度缓缓溢出泄流渠。现在滔

滔的洪水以几何量级增长的迅速奔向绵阳市。
有惊无险
    现在的时间是以秒被纪录的,每过一秒人们的心就会被揪一下。
    10时55分,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发布橙色预警。下午13时过后,宝成铁路涪江大桥下干涸的细流瞬间变成了浊浪翻滚的大江

,一些岸边的植物被迅速淹没,此时江水极为混浊,水面上开始出现了断木、枯草、泡沫塑料等漂浮物。
    15时许,涪江铁路桥下水面迅速上涨,短短两三个小时内,队员们目睹了大桥下的一条即将干涸的细流变成了浊浪翻滚的大江,汹涌的洪

流呼啸着卷过桥孔,水面上视线所及尽是油桶、断木、枯草、衣物等大量漂浮物。这时,前方传来数声炮响,那是大桥上游几百米处的解放军

部队开始炮击江面大型漂浮物。
    17时18分,唐家山堰塞湖最大洪峰以7100立方米/秒的速度平稳通过绵阳城,湖水并未溢出涪江河道。头顶“悬湖”29天后,四川省省委

书记刘奇葆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宣布,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一刻,绵阳已经等待得太久。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从5月底开始,绵阳市就转移了1/3溃坝涉及的25万群众,加上投亲靠友的绵阳市

民,这座拥有130多万人口的城市,仅剩下了30多万人。
    可以回家了。记者知道现在已然是一座“空城”的绵阳将很快恢复到宁静祥和之中,而对于我们防疫队员的工作而言,或许才刚刚开始。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