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4期第1版
 
2008年第64期第2版
 
2008年第64期第3版
 
2008年第64期第4版
 
 

驱散那侵蚀心灵的病魔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乔当归  通讯员  杨万良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南阳市精神病医院在众多医护人员和司机当中,挑选出3位技术好、业务精、身体棒的技术骨干,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该院心理医师高超,司机张继军、朱永超接到通知后很激动。到达灾区后,3人与南阳市其他单位专家组成的10余人医疗分队共挤一顶帐篷,用雨衣铺地,军大衣当被子,“这一觉可真香啊!”次日早5时30分起床后,他们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高超的主要任务是走访灾区群众,开展卫生宣教,讲解地震知识和心理疏导工作,并排查需要危机干预的人群,还要通知有躯体疾病的群众到山上诊治。张继军、朱永超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受伤群众诊治,购买所需物品,到山下临时手机充电点为大家充电,协助喷洒消毒液,做饭等后勤服务工作。
    他们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累了,头靠凳子上或背靠树上打个盹儿;饿了,吃几口方便面、压缩饼干;渴了,喝点矿泉水。
    地震发生后,有焦虑情绪的人很多。高超发现6例有急性应激障碍者,其中一位中年妇女叫余秀英,今年45岁。地震中她的家毁了,亲家遇难了。患者刚开始哭闹不安,跑着要找孩子,后时常不自主回想着地动山摇那一刻,听见地震两个字即浑身发抖,血压急剧升高,头痛头晕。高超为之详细讲解抗震知识,组织其亲邻座谈,互相讨论,让其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通过6天的疏导,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除还有轻微焦虑,担心以后的收入问题外,其他情况良好。
    由于高超工作特别出色,临时党支部已培养他火线入党。
    目前南阳市精神病医院已急抽10名心理医师接受专门培训,待命前往。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