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郑州派往北川卫生防疫救援队中,有一位从事卫生防疫工作30余年的老同志,他就是来自登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龄已经56岁的刘金泉。 6月7日,是河南省援川卫生防疫救援总队二纵队正式开展工作的第一天,刘金泉同志所在的第四支队不到凌晨6点就早早地开始为当天的消毒工作做准备。刘金泉指导着队里的年轻同志,认真配比药物,并将四个消毒器盛满了消毒液。这时,他看到驻地蚊蝇较多,就主动背起消毒桶为营地进行杀虫。4000多平方米的营地消毒完成以后,刘金泉同志已是汗流浃背。 8点整,四支队在队长刘建勋的带领下,开始登车出发,前往在 这次地震受灾较严重的陈家坝乡进行消毒。 陈家坝乡集中了大约5000户居民,有帐篷1000多顶。由于这里人员多、生活垃圾量大,集中处理工作难度大,每天都有繁重的消杀任务。看到这些,刘金泉同志二话没说,迅速穿好了消毒工作服,戴上了防护口罩和眼镜,背起心爱的消毒器,开始对安置帐篷逐个进行消毒。同时,他还向当地临时培训的消毒员讲解消毒注意事项,手把手地教授他们消毒方法和知识。 经过3个多小时的工作,1000多顶帐篷被四支队的同志全面消毒完毕。卸下浸满汗水的防护服,脱去充满了汗水的厚厚的橡胶手套,正当同志们收拾消毒器械准备返回营地的时候,远处跑来一个人,他手提着消毒桶,用方言焦急地询问着什么。刘金泉同志快步迎上去,倾听他有什么困难。原来他是陈家坝乡太洪村的消毒员,他正在使用的消毒器喷头不知什么原因无法使用了,他希望河南防疫队的同志能够帮助他维修维修。听懂他的话后,刘金泉同志微笑地点了点头,用他娴熟的技术细心地查找着消毒器存在的问题,并用自己携带的配件,为老乡修好了消毒器。当地的消毒人员钦佩地伸出了大拇指。这时已是中午12点12分。 下午2点整,由于前一天已经和村干部确定好要为陈家坝乡消毒员举办一次消毒知识培训,刘金泉同志不顾连日的劳累,在闷热难当的帐篷里,认真准备着培训材料。 3点整,刘建勋队长带领刘金泉等5名同志,带着1000多份卫生宣传材料,赶到陈家坝乡政府,在当地干部的配合下,四支队为当地30余名防疫员、村干部、村医讲解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知识。随后,在当地干部带领下,四支队又检查了村民集中安置点卫生情况。当当地干部介绍完毕集中安置板房建设规划情况后,细心的刘金泉同志发现该安置点尚未规划公厕,就向当地村干部和建设方提出了公厕规划建议。 回到营地时已经是晚上7点,脱去了工作服,简单吃了一点饭,刘金泉同志又将全队及上一批队员使用过的胶鞋收集在一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接着又在帐篷里为明天的工作做着详细计划。 这就是一名老防疫工作者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