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4期第1版
 
2008年第64期第2版
 
2008年第64期第3版
 
2008年第64期第4版
 
 

儿行千里母担忧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儿行千里母担忧,医疗队员在抗震救灾一线忘我工作着,也时刻让在后方的母亲们牵挂着。
徐天群:没能给母亲过生日
 6月7日是农历五月初四,这天正是驻汶川七盘沟医疗队队员、信阳市传染病医院徐天群的母亲82岁生日,但这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却不能为母亲过生日了。
 以往每年的这天,徐天群都要带着爱人和儿子回罗山老家,为老母亲高高兴兴地过生日。
 平时,徐天群是出了名的孝子,几乎每个月都要回家一趟看望老母亲。前段时间,因工作忙,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老家看望母亲了,本来他是打算等老母亲过生日时再回家的,可5·12大地震后,他毅然决然地来到了灾区。
 徐天群说,母亲是一个人住在老家,本来他一直想把母亲接过来,可母亲总说,住在城市里,天天得爬楼梯,很不习惯,还是住在农村好。
 来汶川这些天,徐天群一直没有告诉母亲,只是让妹妹说出差了,近一段时间回不了家。前两天,他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委托儿子在老母亲过生日那天回趟家,为奶奶庆贺生日。
徐欣欣:母亲住院不能去看望
 来自信阳市中医院的徐欣欣有一位80岁的老母亲,老人患糖尿病、脑梗死多年,身体一直不好,因为她是医生,所以母亲一直跟着她。
 上个月,在郑州工作的妹妹想念母亲,就把母亲接到了郑州。徐欣欣说,如果不是妹妹接走了母亲,这次来灾区,还真的有点困难。
 开始时,徐欣欣没有告诉母亲她来到了汶川,可不知怎么的,老母亲还是知道了,从此以后,老人每天都守候在电视前,每当看到有余震发生,就让小女儿给姐姐打个电话,让欣欣报个平安。
 来汶川后,徐欣欣每天都要设法给母亲打一次电话,免得让老母亲担心,可老人家一接电话就哽咽。没办法,徐欣欣只好每次打电话时,就说起自己的女儿,一方面转移话题,一方面让老人高兴。
 徐欣欣的女儿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现正交流到美国学习。“女儿一直是一家人的骄傲!”她说,“尽管如此,前天妹妹打来电话,说母亲还是生病住进了医院。”
梅长松:爱人给母亲寄了点过节钱
 端午节这天,来自信阳市中心医院的梅长松接到爱人打来的电话。爱人说,不要担心家里,她已经给老母亲寄了点过节的钱。
 梅长松姊妹6人,他排行最小。在家时,他是母亲最宠爱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有点偏爱。
 来汶川时,梅长松是前一天晚上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集结,一方面没时间,另一方面他是不想让老母亲担心,因为老母亲已80多岁了,患有高血压、胃病等多种疾病,所以他没有给母亲打电话。
 梅长松的老家在固始,距离信阳市160多公里。平时工作紧张压力大,他说,他确实很少有时间回去看母亲,原准备端午节回家一趟,可一来到灾区,最终没能如愿。
 尽管梅长松没有告诉母亲他来汶川的消息,但一个星期后,老母亲还是知道了。昨天,他与老母亲通了电话,母亲哽咽着说:“安心工作吧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