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4期第1版
 
2008年第64期第2版
 
2008年第64期第3版
 
2008年第64期第4版
 
 

收获感动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李伟强
 6月10日,晴,禹里乡。与昨日上午的大雨夹冰雹相比,今日则是烈日高照,晴空万里。
 依照惯例,7时50分,河南省赴川卫生防疫总队副队长王哲把全体队员召集起来,部署当天的任务。
 9名队员共分两组,一组为下乡技术指导组,了解乡村疫情概况、饮水卫生和蚊蝇密度,由王哲、孙定勇、王盟、鲁德领组成。另一组为卫生宣教心理咨询组,主要是对前来禹里乡卫院的就诊者开展宣传教育和心理咨询,并对卫生部要求监测的病种进行签别和分类,并对可疑病例开展流调。这组由张书芳、谢志强、王卫峰、唐振强4名队员组成。
 雨后进山的道路湿滑,并不时有碎石滚落,行程万分艰难,有几处悬崖更是险象环生,一边是千仞峭壁,另一边是万丈深渊,大家只能拄着棍、手牵手缓慢前进。队员不时有人滑倒,崴脚的情况时有出现。
 10时许,队员们到了紫阳村,见到了该村村主任李顺高。据他介绍,紫阳村有5个小组,总人口485人,在此次地震中死亡4人,失踪4人,重伤8人。在灾后防疫方面,村里采取统一组织、分片包干的方式,开展消毒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道路中断、电路不通、通信不畅,粮食太少”。
 李顺高说,他现在每天的中心工作就是去乡里开会,每去一趟通常要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回来后,还要把乡里政策及时反馈到各户。这位最基层干部的责任感让队员们颇为感动。
 在完成这里的工作后,当地百姓让队员们走“大道”下山。虽然绕远,但相对安全。
 路遇四五户自建帐篷。带队的一位宋姓大夫告诉队员,在这个区域负责消杀喷洒任务的小伙子刚满16岁,是北川职业中专的幸存者。宋大夫微笑着告诉队员们:“像他这样的志愿者,在禹里、在北川有很多。他们的名字就叫志愿者。”“正是因为有这种力量的存在,我们在灾难面前才变得如此坚强。”此刻,王哲的眼睛开始变得湿润。
 在相传是大禹治水处的一处河坝上,队员们结识了一位被当地群众称为小英雄的6岁女孩。地震前,她在读学前班。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她高喊一句,挽救了40多位伙伴的生命。王哲示意队员们把携带的巧克力全部给她,这次,队员们拿本子特意记下小英雄的名字:禹里人,尹柯。
 向前走不远处,可以看到云南某部的救助站正在为来往灾民供应饮用水。再远处,是王卫峰在烈日下一边散发河南省疾控中心编印的地震消毒杀虫常识和常见传染病预防手册,一边在用普通话讲解。在他旁边,唐振强正给灾民们分发消毒杀虫药。
 快回到驻地时,王哲接到堰塞湖今日要泄洪的信息后,要求队员们抓紧时间赶回乡里,与乡政府和卫生院尽早制定退水后的消毒处理和疫情监测方案。12时30分,大汗淋漓的队员们赶到驻地,看到张书芳和谢志强在统计门诊就诊病例:截至到目前,禹里无疫情。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