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2期第1版
 
2008年第62期第2版
 
2008年第62期第3版
 
2008年第62期第4版
 
 

生命的承诺——省人民医院全力救治灾区重伤员侧记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赵炜  通讯员  魏妍平
  连日来,河南省人民医院不遗余力地抢救危重伤员夏成顶,使这位面临死亡威胁的老人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夏成顶,71岁,地震中受伤后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医治,被诊断为骨盆骨折、尿道损伤。5月25日上午,转入省人民医院时,专家们发现他面色不好,呼吸急促,当即为他做床旁X线等进一步检查,老人已经出现呼吸衰竭。
  医院立即将其转入有着全省顶尖抢救设施的重症监护治疗中心(中心ICU),安排专家24小时值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4时30分左右,医院多科专家在副院长杨朝宽带领下,再次联合会诊,并为老人进行了全身螺旋CT检查。检查结果让所有专家深感老人的病情远非初诊那么简单。老人四根肋骨骨折、右侧血气胸、双肺挫裂伤、肝脏挫裂伤,还有不完全性肠梗阻,右侧髋臼、耻骨及双侧坐骨骨折……复杂的复合外伤,使年迈的老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更让专家深感压力的是,老人有40多年的抽烟史,有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疾病。
  “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专家组按照院领导的指示,经慎重讨论,连续为老人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立即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
  当天下午,有效的救治就遏制了老人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晚上,卫生厅副厅长、院长刘学周,院党委书记马保根再次来到重症监护病房,指导救治工作。21时30分,刘学周拨通郑州大学一附院的电话,邀请相关专业的权威来院联合会诊,用河南最强的力量、最好的技术,全力救治病人。
  零时,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治疗中心医生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该院领导和呼吸内科、胸外科、心内科、放射科、重症中心等专业的专家,以及郑大一附院的相关专家,细细研究夏成顶的病情。
  26日上午10时左右,医院再一次组织大会诊,对夏成顶的病情进行讨论。在10多名医生的全力保驾下,为他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完全吻合。随即,专家们为老人进行了双肺灌洗。很快,他的双肺情况明显改善,病情有所好转。
  同时,在省卫生厅的支持下,北京的权威专家也专程前来会诊,对省人民医院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处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26日下午,老人成功脱离呼吸机,恢复良好的自主呼吸,缺氧症状基本消失。
  在抢救老人的6天6夜里,副院长杨朝宽、医务处处长邵凤民、副处长王永峰,以及专家秦秉玉、马利军、李含志、张学东等就一直在重症监护中心守候着,困了,和衣打个盹儿。
  老人今后的治疗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老人肋骨及全身多处骨折,无法下床活动,也无法拍背排痰,长期卧床势必导致肺部感染、血栓形成,并加重肠梗阻。
  面对病情如此复杂的患者,更需要河南人的大医精神和大爱情怀。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