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2期第1版
 
2008年第62期第2版
 
2008年第62期第3版
 
2008年第62期第4版
 
 

父亲三进唐山 儿子奔赴汶川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唐山大地震时,父亲在两年时间内三进唐山,不仅参加了救援,而且参加了灾后重建。今天,子承父业,奔赴汶川抗震救灾一线,他就是南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赵江。
 赵江的父亲赵子芳曾是一名军人,唐山大地震时,他所在的部队奉命救援,从废墟中抢救出许多群众,后来,唐山重建时,他所在的军队又是骨干力量,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三次进入唐山,是唐山人民的大功臣。
 来汶川抗震救灾,赵江说,不仅是因为父亲,可以说还有很多理由,其实他是老四川人,现在的老家在重庆,女儿现在还在重庆上学。参加医疗队赴汶川后,女儿天天发来短信:“爸爸加油!不要为四川人丢脸!”
 赵江还是一名车迷,是南阳市车友会的车友,经常自驾旅游。从郑州到成都,再到雅安,途经泸定、担巴、经川等,最后到达马尔康,赵江说,这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被称之为“大香格里拉环线”。2006年,他曾驾车走过这条线路,对它的路况十分熟悉。一路上,他不断“班门弄斧”,跟师傅们讲如何驾驶,不能占道侧弯,下坡时要控制速度……
 因为是车友,喜欢领路,喜欢旅游,赵江野外生存经验丰富,连他手上带的表都很特别,不但带指南针,还能测量出海拔高度、气压、气温等。他说,野外生存很讲究,比如说穿内裤,要么穿一次性的,用了就丢,要么就不穿,以防烂裆;再比如说穿外衣,水洗布最好,既透气,洗后又容易干;野外生存还要特别注意防潮、防蚊,注意通风等。
 从小就喜欢捣鼓机械一类的东西,在医院,赵江不仅是使用呼吸机的高手,而且能进行简单的维修。在他所在的姜维城驻地,解放军送给医疗队一台发电机,正发愁没人会使用时,赵江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一任务,从此后,队员们再也不担心手机充不上电了。
 赵江开玩笑说:“我们院长眼力好,能够慧眼识珠,让我来抗震救灾,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