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安
今天是全国统一的高考时间,当无数学子走进考场时,外面陪考的是他们的父母,可有些学生,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这其中就包括了河南医疗队队员黄应山和柳德学的孩子。
柳德学的儿子今年18岁,是南阳市华龙中学高三的学生。接到赴灾区的命令时,柳德学的爱人正在平顶山出差。当夜,柳德学对儿子说:“爸爸明天就要赴汶川救灾了,没人照顾你的生活,怎么办?”儿子思索片刻,回答说:“爸,我已经是成人了,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你作为医生,救死扶伤、奔赴灾区应当义无反顾!”当着儿子的面,柳德学流下了眼泪,同时也感觉到,从未独立生活过的儿子长大了。
昨天,柳德学又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叮嘱他考试时不要紧张,发挥出平时的水平就行。儿子在电话中说:“放心吧爸爸,我很坚强,希望你也能够坚强,我和妈妈等你凯旋归来。”
放下电话,柳德学的泪水夺眶而出。
可对于黄应山的女儿来说,想听一句爸爸鼓励的话都很难,因为黄应山在汶川七盘沟,那里的手机信号不好,打电话很困难,只能发短信,有时甚至连短信都发不出去。
黄应山的女儿在信阳高中上高三,聪明伶俐,是爸爸的掌上明珠。黄应山说,他现在最牵挂的就是女儿,毕竟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甚至可以影响一生。
昨天夜里,黄应山给女儿发了一条短信:“孩子,对不起,爸爸不能陪你高考了,你能多考一分就多考一分,即使考不好,爸爸也不会埋怨你,因为你尽力了。”
女儿回短信说:“谢谢爸爸,我会尽力的!你不能回来陪我考试,我能理解,因为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女儿为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