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记者 周勇
连日来,河南省卫生厅从马建中厅长到机关同志,包括许多媒体记者都非常关注河南省卫生厅于5月15日向四川地震灾区派出的第一支防疫小分队的情况。截至记者6月2日发稿时,由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带领的这支队伍,连续在灾情最为严重的北川县奋战了近20天;5月26日空投进入北川县禹里乡后,已经坚持开展工作8天。由于通讯信号不畅,我除了偶尔通过短信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仅仅是这些不完全的信息,也充分展示了防疫队员的无私无畏,足以令我动容。
“这不过是出一次远差”
5月15日中午,河南省卫生厅接到卫生部指令,要求河南省派出卫生防疫救援机动队快速赶赴成都,接受工作任务。由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为队长的11人小分队早已做好充分准备,当即携带1000公斤价值10万多元的消杀药械,于下午6∶00乘飞机出发。临登机时接到新的指令,他们到达成都后,将直接赶赴灾情严重的北川县开展防疫救援。
许汴利是当年河南省的抗击非典功臣,许多媒体记者对他的事迹非常熟悉。这次他又带队入川,自然少不了记者的采访。面对我的提问,他只坚定而又平静地表示: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是我们防疫人员的职责所在,不同的是这次任务更紧急、更艰巨。对我们来说,这不过是出一次远差,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完成好灾区防疫任务。
当晚,他们到达成都后,立即乘车奔赴北川,途中遭遇两次余震,克服路途上的种种困难,于5月16日下午4时到达北川县城。北川县城,一片废墟,解放军、武警和各路力量都在抢分夺秒地救人。没有放下背包,许汴利一行就赶到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受任务。
记者了解到,他们是震后到达北川县的第一支抗震救灾防疫队。
坚守北川到最后
残垣断壁,缺水断电,道路不通,通讯中断……许汴利与队员们在城外一处坡地搭起帐篷,第一个晚上就是雷电交加,余震不断,仅4级以上的余震就达4次。吃,冷水泡方便面;喝,随身带来的瓶装水。5月17日天一亮,没有洗脸刷牙,一夜没睡安稳的队员们扛起药械就往县城赶。
从队员们居住的半山腰到县城,每天一个往返。一路泥泞,落石遍地,崎岖难行。其中一段较长的狭窄通道,一侧是山崖,一侧是河流,山体滑坡、泥石流随时都会发生。3公里的山路就要耗去近两个小时。他们主要负责县城西半部的防疫工作,对尸体、停尸地点消毒,以及杀灭蚊蝇,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没有时间的概念,更不管汗水雨水,身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背着十几公斤的喷雾器,只要天不黑,就不停下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巡视临时救护点,查看病人发热记录,及时汇总、分析和报告。并及时提出了建立固定厕所的建议,拿出具体方案,引起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重视和采纳,每一个营区都建起了一个固定厕所。直到封城,北川县城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
5月17日,许汴利发回短信说:我们的队员配合抢救出了两名十六七岁的男孩,太令人激动了!
从5月19日起,北川开始封城,城内群众全部撤离。只有专业救援队和防疫队被允许进入。许汴利向后方报告说:我们一切都好,我们还在工作。另据一位队员报告,许汴利两次因中暑和低血糖差点晕倒,队员们身上大都出满了皮疹,不少队员先后感冒发热。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