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60期第1版
 
2008年第60期第2版
 
2008年第60期第3版
 
2008年第60期第4版
 
 

情动洛阳情无限——95名震区伤员转抵洛阳首日剪影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许文军  丁娟  王学斌
    震灾无情,大爱无疆。5月31日上午,95名四川震区伤员转抵洛阳接受治疗——这是继272名伤员转抵郑州后,河南省接纳的第二批震区同胞。转抵当天,记者在洛阳火车站和三家定点医院进行了跟踪采访——
领导扶担架
    5月31日上午时,洛阳火车站广场。调集的80台救护车、240名医务人员和200名志愿者集结完毕,副省长宋璇涛简短有力的动员讲话,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
    上午8时20分,救38次专列正点到达,停靠在洛阳火车站。站台上,第一批20台救护车一字排开,每台救护车后门都面向专列,备好了担架,做好了运送准备。
    第一个被卸下车窗玻璃的是七号车厢。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副省长宋璇涛,省卫生厅厅长马建中立刻迎上前去,接扶担架。担架上是今年刚刚12岁的王国讯小朋友,身着牛仔裤、黄短袖、蓝拖鞋的他,尽管震灾中右腕部受伤,还打着石膏,可仍显得颇有精神。
    接过领导们送上的鲜花和温馨提示卡,担架上的王国讯十分高兴。随行陪护他的奶奶说,这下,他们算是从灾祸中来到了福窝里,还是共产党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第一批伤员到最后一批伤员被送往爱心病房,全部时间仅用了50分钟。
病区暖人心
    上午9时50分,洛阳市中心医院爱心病区。各病房都配备了两部免费电话,一部网通固话,一部移动电话。灾区伤员和家属刚向家人报了平安,护士长朱艳萍、马冬萍等就来到每人负责的病房,为他们洗脚、剪指甲,其耐心、用心的程度,超过了对自己的父母。
    “我们还推出了四项特色服务”,该院院长臧照书说:“一是‘一对一护士长服务’,20名入住伤员护理工作全部由护士长担任;二是所有检查都在病房内进行,免除伤员不便;三是请有川菜师傅主厨,为病人和家属“开小灶”;四是对专家组、护理组培训四川话,竭尽全力为伤员做好服务。”
    上午10时25分,河科大一附院。由赵勇刚院长带领的专家组进入病房,开始巡诊。爱心病房里,除了绷带、夹板、石膏、输液器等医疗物品外,医院还为病人及家属准备了大量的生活用品;每个病人还收到了一套从内衣、袜子到外套的服装。年近六旬的病区主任张怀玉,曾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伤员救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护士长张洛灵带着护理组30多名姐妹,全天候服务;该院还为一名患有心脏病的陪护家属专门安排了病床,按“特殊病人”施行诊治。
    15时30分,记者来到洛阳正骨医院,设在住院部二号楼14层的爱心病区里静悄悄的。病房里,伤员们有的还在香甜地午睡,有的在看电视,有的用免费话机和四川家人聊天……李红玲、周晓峰两位护士长利用午饭时间,上街为龙凤胎小女孩谢怡选购了一套漂亮的裙子,7岁的谢怡穿在身上从这个病房跑到那个病房,让老乡们分享她的喜悦。
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灾区伤员入住洛阳后,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当天下午的沟通汇报会上,洛阳市卫生局局长动情地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转抵洛阳的95名伤员中,男伤员44名,女伤员51名。其中,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有2岁,骨折伤员中还有一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陪同病人到洛阳的还有84名家属。
    当天下午,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带领的省医疗专家组来到洛阳,与三家接纳单位的负责人和医疗专家互通了巡诊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医治工作进行了研究。
    “让党和人民放心,让灾区同胞放心,我们一定能让95名伤员坐着担架来,健健康康走!”记者耳旁,诸多医护工作者的铮铮誓言再次响起!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