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如意 通讯员 沈鹤虹 张勇 孙敏 鹤壁市医疗救护队先后两批共24名队员奔赴四川重灾区,他们不顾频繁余震的危险,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连日来,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壮丽之歌。 对于震区人民,时间就是生命 5月17日14时30分,接到省卫生厅紧急通知后,市卫生局立即筹措药品、器械、设备、后勤保障物资等价值200余万元的物品,命令第一批10名医疗救护队员16时30分赶赴郑州集结。由于事情紧急,大多数队员没有给家人道上一声别,甚至没有顾得上带生活用品。 他们到达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当地卫生状况很差,生活垃圾遍地,蚊蝇成群,特别是厕所污水横流,粪便消毒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他们立即进行明确分工:一部分队员对灾民集中安置点的帐篷进行消杀,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一部分队员对当地的生活用品进行监测,发放饮水消毒片剂,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剩下的队员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向群众讲解饮用和食品安全常识,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 “哪里有危险,哪里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第一批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长辛国军说,“对于震区人民,时间就是生命。” “我们一定为亲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 5月19日,第二批抗震救灾防疫队14人启程,于21日下午到达四川绵阳市安县,立即全面投入了震后防疫工作。肠道传染病的防治历来是震灾后重中之重的工作。5月22日鹤壁市抗震救灾防疫应急队转战到安县迎新乡,该乡下辖20个行政村,该市医疗救护队负责10个村的消杀灭毒工作。 5月26日上午,按照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他们前往迎新乡卧龙村和皇觉村。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一名妇女紧急求助,因房屋倒塌造成锁骨骨折,需立即转院治疗,队员们放下手中的工作,一面打电话求助,一面准备车辆,做好转运伤员准备。因离临时医疗点较远,且道路狭窄,无法通车,他们一起动手用躺椅将伤者送至数百米远的医疗点救治,从而使伤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第二批赴川抗震救灾防疫应急队队长张卫源动情地说:“我们一定会为救治亲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