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俊 通讯员 张道真 黄红亮 陈卓 “坐下来歇一会儿再干吧,你们太辛苦了,俺们谢谢你们,漯河市卫生监督救援队队员!”一个老人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令所有在灾区抗震救灾的漯河市卫生监督救援队队员热泪盈眶。 5月26日下午,绵阳市安县乐兴镇发生了强烈的余震。晚上,该市卫生监督救援队的5名队员和平时一样,在忍受大个蚊子不停叮咬的同时,正在紧张研究第二天的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监督和检测工作进展方案。 5月27日早上,5名队员一早起床驱车前往安县乐兴镇开展工作,在经历了一个多小时山路颠簸后,顺利到达工作点。5个灾区人民安置点,100多个灾区人民居住帐篷和几十个供水源就是上午的工作内容。这里不能开车,只能徒步行进,队员到达后,迅速查看了供水消毒情况,并对食品进行了分类。临近中午,天气异常地热,紫外线异常地强,总感觉身上有灼烧感,但队员们没有叫一声苦,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使他们4个小时行程10余公里,完成了水质监测和食品知识以及饮用水知识的宣传任务,随后又立即驱车前往民生村。 到了民生村已经是13时50分,队员们在村边稍事休息准备吃点干粮,这时,热情的村民们送来了开水让队员们泡方便面,队员们匆匆吃过之后,就开始到各家各户察看水井水质情况。 14时40分,正当队员们工作时,天气突变,电闪雷鸣,虽然没有风,可雨下得特别大,跟随的镇政府的人员说:“天气不好,路又滑,昨天才发生余震,这十分危险,停下来吧。”可卫生监督救援队员们继续冒雨工作,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 乐兴镇民生村各村民组之间相距5公里,他们的水井大部分在稻田旁边,只有七八米深,经历了地震之后,他们都不知道能否饮用。他们盼望着卫生监督救援队队员给他们一个回答。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们只能亲自尝尝,然后再对可疑水样进行采样。这时候,村民们也顾不上下雨了,纷纷跑到卫生监督救援队队员面前,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水井。面对村民渴望的目光,队员们告诉他们怎么消毒,不能喝生水。 真挚的行动感动了灾区人民和镇政府的人员,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位老大娘拉住该卫生监督救援队队长、漯河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王建立的手问:“孩子,你们是哪里的工作队啊?”王建立趴在老大娘的耳朵旁说道:“大娘,我们是漯河市卫生监督救援队的。”围观的人们在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好像是和雷电比赛谁的声音大一样大声喊道:“漯河市卫生监督救援队的同志们,俺们谢谢你们。” 当天,卫生监督救援队共徒步20多公里,查看21眼水井,检测水样31份、食品4种500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