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58期第1版
 
2008年第58期第2版
 
2008年第58期第3版
 
2008年第58期第4版
 
 

比自己家还好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编辑同志:
 我借贵报一角,感谢党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
 我父亲丁万明,今年68岁,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村民,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被砸成重伤。我叫丁仕平,今年45岁,大地震时我在成都打工,母亲在此次地震中不幸遇难。25日,当地政府让我陪同父亲到河南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
 该院真好,刚下救护车,一大把鲜花就献到了我父亲的胸前,五六个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床,床及床上用品全是崭新的,没等我反应过来,医护人员已迅速将氧气管放到我父亲的鼻孔里。
 因我父亲是重伤员,6个人推着他到“爱心病房”,很快把我父亲安排到一个设施齐全的单间病房。病房内设备全是新的,有卫生间,室内摆有各种各样的水果、饮料、日常洗漱用品及当日的各种大报纸,还有可打外线的电话。
 到病房后,该院的骨科、普外科、胸科、消化科、呼吸科、脑科等我也叫不上名来的专家共同会诊,十几名护士也不断忙上忙下,拍片、心电图、抽血化验都是床边进行的,3个护士轮流照顾我父亲。
 经该院认真检查会诊得知,我父亲胸椎骨折两处,右胫骨骨折,还患有冠心病、胃炎、青光眼等,属危重患者。病区主任杨玉伦,对待患者亲切认真,看病仔细,一天多次查房。护士长宋玉侠、主管护师梁晶及主管护师、心理咨询师李俊香等众多护士不时对我父亲嘘寒问暖,安慰我们。
 我父亲年岁大、体质差,血管不好,反复静脉穿刺不仅疼痛,而且穿刺有一点难度,医院就专门找来该院输液专家、副主任护师李建媛为我父亲做了静脉留置针,这样就减少了我父亲的很多痛苦,不用天天打针了,输大袋也不疼了。
 护士们在精心给父亲治疗的同时,还帮助父亲洗脸、擦澡、修剪指甲等,真是让我感激不尽!
 因我们远离家园,身上没有零花钱和换洗的衣服,该科医务人员还捐钱专门为我们18个陪护每人买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及卫生用品!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河南人民、感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广大职工。
 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丁仕平口述,刘思禹、张丽莎执笔整理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