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58期第1版
 
2008年第58期第2版
 
2008年第58期第3版
 
2008年第58期第4版
 
 

这个家,让他们暂时忘了痛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吴玉玺
 5月27日上午11点半,记者来到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病房大楼908病房,看望来自四川的伤员。当时,正好赶上护士们照顾伤员吃饭,便和他们随意聊了起来。一对伤员老夫妇感动地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这个病房比较特殊,可以称得上是“家庭病房”,因为在病房里住的3名伤员和一名陪护是一家人:14岁的杨天军,他的外公和外婆,照顾他们的是杨天军的舅舅。
 小天军上小学6年级,左胳膊在地震时受伤骨折,同时也失去了父母。见到他的时候,护士高帆正在喂他吃饭。他聪明开朗,也比较爱说话,说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读叔叔阿姨给他送来的课外书。他还说,这里的饭菜很好吃,他很久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了。吃过饭后,他自己坐着外婆的轮椅,在病房楼的走廊里玩了起来,显得很开心。
 他的外公说:“这孩子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天军的外婆说:“这里条件好,人更好。我们(指她和医护人员)以前根本就不认识,但是现在他们(医护人员)一刻不停地陪着我们,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亲,我们心里很感动。”说着老人眼睛湿润了。
 记者在病房里看到,床头的墙上贴着护士们自己制作的卡通式标语“手足相连,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只要不放弃,就有更多希望”、“风雨同舟,真爱永远”等,柜子上还挂着一串一串的千纸鹤。
 据了解,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给小伤员们送来了书、玩具和水果。在不值班的时候,有的医护人员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望伤员。该院还组织10多名心理专家成立心理治疗组,对入住的20名伤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治疗。此外,该院还及时与郑州大学团委联系,特意招募了4名四川籍大学生志愿者充当“翻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