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58期第1版
 
2008年第58期第2版
 
2008年第58期第3版
 
2008年第58期第4版
 
 

情满“河南之爱”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赵炜 通讯员 魏妍平 武启峰 王文龙
 在省人民医院“河南之爱”特殊病区内,从筹建到接治第一位伤员,从诊察伤员病情到进行有效医治,该病区专家组和医护人员不仅尽心尽责尽力救治伤员们身体的病痛,更是把浓浓关爱传递给每一位伤员,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抚慰,充分感受到了在家一样的温暖。
精心救治
  “河南之爱”病区主任李俊秀、马厚志带领专家组这两天几乎没有离开过病区,他们为每一位伤员都制定了治疗方案。护士长王延芳、田松焕和护理人员一起无微不至地照顾伤员。大部分伤员伤筋动骨,骨伤患者最需要康复锻炼,护理人员手把手教这些四川亲人锻炼肢体,亲手为他们扳动腿脚,洗头擦身,剪指甲。伤员及家属都非常感激。
  26日早晨,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放射科等检查科室医务人员来到“河南之爱”病区,为伤员挨个进行床边诊察,做B超、拍X光片、做心电图。
  此外,12人组成专业营养团队,并派专人每日到病区询问,了解伤员及家属想吃什么,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他们烹制可口的饭菜。
特殊护理
  在“河南之爱”特殊病房,护士们也根据伤病员的特殊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方案,让伤病员在这里身心得到最好的护理。考虑到天气变化,护理人员为伤员及家属准备了被子、褥子,甚至连晾衣服的挂钩也为伤员及家属备好。
 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抢救工作的护理老专家孔芙蓉、时玉清及老护理部主任冯玉荣都亲临病房,培训并指导护士的工作。在这里,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护士,全面负责生活与医疗护理工作。护士们还为每个伤病员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如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健康教育计划等。
 5月27日,来自四川广元的12岁男孩刘兴成刚刚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被两名护士一路护送回到病房。这名小伤员立刻成了医护人员关心的焦点。
 小兴成在四川大地震中受到严重的外伤,专家会诊后,确诊为血气胸,这种由严重外伤导致的症状十分凶险,尽快将气体和脓血排出体外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27日清晨,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专家成功为小兴成实施手术,将气体和脓血引流出体外。麻醉过后,小兴成有些烦躁,看到床头有一本《伊索寓言》,性格内向的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是他最喜欢的书。而这本书,就是医院的“志愿者”妇儿临床医学部护士长岳松芳帮他实现的。
温暖心灵
  5月27日上午9点左右,一股股温情弥漫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之爱”病区内2岁半的小王鑫手捧一本《天线宝宝》。坐在床上,正认真地听妈妈给他讲里面快乐、有趣的故事。孩子的床头还摆放着“迷宫”、“伊索寓言”等其他儿童书籍。“刚才一位护士大姐,给我们送来了好几本儿童书籍,孩子很喜欢!”小王鑫的妈妈满怀感激地说。
  “孩子一定要坚强,书里主人公的命运比我们还不幸,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坚强起来!”妇儿医学部护士长岳松芳和骨科主管护师高书文一边鼓励受伤的孩子,一边给孩子们发放学生教材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超越自我》等励志类书籍。“护士阿姨怕我把功课拉下,给我送来了书本。”16岁的王涛邦也高兴地说:“我一定好好养病,把功课赶上。”
  据统计,医院收治的40名伤员中有12名是16岁以下的孩子。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对他们幼小心灵的伤害,“河南之爱”特殊病区的医生、护士纷纷把自己孩子的书籍拿给受伤的孩子们看。同时还抽出时间陪他们读书、聊天,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努力争取让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走出阴影,重新快乐起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